谁是你的菩萨?
作者: 安安
更新时间: 2013-8-3 14:24:55
来源: 回家的路 【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
次
见过很多孝顺父母的朋友。
饮食起居方方面面,恨不能把世间最好的东西,都细心侍奉。
然而,如同许多近乡情怯的游子,一片孝心的朋友,常常面对父母时,却总会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压力,甚至有时会忍不住情绪低落象是被困在一种无力的场中一样,只想逃走。
从小,我就是叛逆的孩子。
虽然一般不吭声,但家人都知道,我一旦有了主意,没有牛可以拉回来。
长大后,却仍然经历过同样的难题,想要孝敬父母,然而却总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想逃。
却在一次与妈妈的冲突中,开始学会了真正的孝敬。
那次具体的情节已经记不清楚,只是如平日里一样,因为做事跟妈妈的想法不太吻合,妈妈很伤心地在数落我也自责自己。。。
一开始,也如往常一样,我被内疚整个控制了内心,愤怒而自责所以冷漠地不吭气,却在一念间猛然想起来,妈妈这次其实正在指责不满的不是我,而是按自己性情做事的老公。。。
想到这里,突然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力量,我突然有些崩溃,不再冷漠抗拒,而是转身迎面对着妈妈,竟然开始泣不成声地跟妈妈讲,他已经尽力了,这样做只是想尽一片孝心,为什么却不被您理解,却仍然要被您指责呢。。。。。。
接下来发生什么,说过什么,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从那次开始,我开始真正的面对妈妈,而不再是童年以来自动的反应模式。
重要的是,从那次开始,我开始以成人的心智与力量,重新和妈妈之间有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
很清楚的是,当时之所以有了那样的力量,敢于回头,敢于超越以前的模式,敢于挣脱小象腿上的绳子,是因为爱,因为我想保护爱人,我想保护老公不被冤枉,我想保护老公的这一片孝心。。。
却自此,我不再是因为责任,甚至因为内疚而不得不照顾妈妈,而是开始主动地关心妈妈,有了爱也有了力量,所以越来越成为妈妈的精神支柱。
常常看到越来越衰老的父辈母辈,其实更需要一种爱的支持,就象我们小时候需要父母的包容一样,他们更需要来自儿女爱的力量支持。
表面上他们非常固执坚持一贯的反应模式,实际上,他们非常渴望被教导更渴望被引领,渴望有人坚定不移地告诉他们,可以放松一下了,可以试试听听我们的想法,可以有不同的活法的。。。
父母日渐感觉到自己与时代不再同步,这时,是需要一份可以信赖的力量,让他们感觉到安心,尤其对儿女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也对自己年老以后的未来保障。。。儿女的力量感,甚至超越他们的思维模式,都是他们所需要的。
然而,对于我们而言,要超越从小以来与父母之间的反应模式,大约只有爱的力量了。
因为,是几十年的习惯,如车辙一样,往往是自动就会回到原先的模式中的,大部分的孩子与父母间的模式,都是指责与愤怒、伤心与内疚的对应方式。。。
在这样的模式中,是很难自如地表达深藏在彼此心中的真情的,更很难自然地变换为成熟了的爱与关心。
唯有爱的力量。
因为过去的模式底下,深藏着一个保护自我的动机。所以,只是在自己的状态中,是不可能自发地超越的----保护自我是本能,不是意识明白就可以改变的。
却当有了爱,因为爱另一个人时,因为要保护真爱的人不受伤时,会暂时忘记自我的保护机制,直接就出招超越了----就象是我突然能转身面对妈妈,因为那一刻,我只想着要保护爱人,暂时忘记保护自己了,却不期然就超越了自己的反应模式。
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
我们之所以会被困在某个模式里无法解脱,只是因为那是我们用来保护自己的,而且久经考验久习成性,如何一两句不痛不痒的意识思维就能改变超越呢?却有一个特例,就是当一个人真正有爱,爱到甚至可以暂时忘我时----却就在那一刻,生命就有了不一样的空间。
写到这里,其实,我并不是想讨论关于孝敬父母的方面。
而是发觉,唤醒一个人真正力量的,或者说每个人真正需要的,不是被爱,而是爱----或者是一个孩子、或者就是一个爱人、或者可能是一件普通的小事、或者是一次平常的经历。。。。你的心突然被打动了,你内心最柔软最温暖的那部分被触动了,你的心开始融化,你的爱开始流淌,你想要为了这份爱而全力以赴。。。
当你心中真正有爱时,你就真正有了力量;
当你真正有了力量时,生命的改变才可能真正开始起步了!
谁是你的菩萨?
能唤醒你爱的力量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