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是菩萨
作者: 未知
更新时间: 2013-12-10 10:46:18
来源: 哦·灵魂网 【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
次
上了一天的班,好累,想着老公今天在家休息,他会不会已经做好了饭菜等我回家呢?记不起多长时间没有吃到老公做的饭菜了,怀着期待的心情打开家门,老公窝在沙发里抱着笔记本上网,心一凉,我的期待落空了。“哎!什么时候可以一回来就有饭吃啊!”我忍不住唠叨了一句。“饭我帮你煮好了,菜我也帮你泡在水里了。”——老公回了一句。我无语,只有放下手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一边洗菜一边想:“有的老公就知道利用休息时间做点家务,以弥补平时对家人的关心不足,他怎么就不会呢?他一定是觉得自己好不容易休息,还做家务?我真的太没福气了!怎么会有个这么自私是老公?”可想而知,我一副疲惫的脸再加上满腔的怨气,一定像个苦瓜。
忽然一个声音仿佛对我说:“你怎么没福气啊?你的福气大了,哪个丈夫能渡妻子学佛?还时时刻刻帮你修行,你到哪里找这么好的丈夫?”我都不知道这个念头是怎么蹦出来的,不过它来得太及时了,心里的乌云呼的一下散开,立刻能感到我紧绷的脸松开了,一抹微笑竟然挂在我的脸上。谁能帮我时时刻刻修行,不正是那个几乎和我天天在一起那个关系最亲密的人吗?不是他用一个个所谓的不如意,所谓的逆境呈现给我,我哪里会有对这个世间的出离心?哪里会去找一条出离的道?哪里会依这个道去修行?他哪里是老公,他就是菩萨呀!
把老公看成了菩萨,这一念过后,可以知道,接下来我们之间没有产生任何的不快,而是一边吃饭,一边谈笑风声,我所有的身心疲惫一扫而空。“心起于境,迷于境,明于境,成就于境;心迷时,心随境转,心明时,境随心转。”这是佛陀教我们的。如果我不及时转这一念,后面的事情可以想象:我会越想越气,凭什么你就不能做给我吃?还帮我煮饭,帮我泡菜,难道吃饭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气话会一句接一句,言辞也会越来越尖刻;老公就会反驳:我平时累死,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你就指望我做这做那,本来蛮好的心情,你一回来就搅得一塌糊涂.......两个人的争斗就此展开,一个晚上甚至几天家里一片冰寒。
学佛前类似的情景以前我们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毕竟20年的婚姻历程,磕磕绊绊总是免不了的。好在我没有像我们身边的一些朋友,因为小事而给对方上纲上线,胡乱猜疑,直至分手。我不会揪着老公不会心疼我,到底爱不爱我不放。在关键时候,总是想想老公身上的好来冲淡对他的不满。他善良,对弱者有同情心,不会害人,赚了钱自己不舍得花,而为家的未来精心打算,对家庭成员从不施暴......这种种的好还是值得跟他生活下去的。就这样我化解了一次次的家庭矛盾。
但有一天,发现自己其实没有真正的忘掉我们之间的不快,我只是将所有的不愉快当垃圾一点一点的装在了一个袋子里打了个包,隐藏在心灵的一个角落里。但垃圾毕竟是垃圾,打了包的垃圾一旦打开,更加的臭烘烘,有一段时间我被这臭烘烘的气味熏得只想离开:那段日子,老公迷恋于网络,仿佛被电脑伏了身,除了吃饭睡觉,忙着和群友腐败,组织出游,就是抱着电脑。而我把家里的一切都忙完以后,看到老公抱着电脑又畅游在他的世界里,儿子也在做着与我不相的事情,强烈的失落夹杂着寂寞一阵阵向我袭来,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带薪的保姆,任务完成了爱哪待哪待着,我竟然觉得自己不如一台电脑,竟对电脑产生了嫉妒。想起以前我们能经常饭后散步,窝在一起看电视,上了床还能聊天到半夜的日子,那么让我怀念......所以此刻老公的种种不好,旧的、新的,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一幕幕反复的播放着,让我窒息,让我想逃离,我感觉自己就像小说里、电视剧里面的怨妇。
怎么办?我真的不想做这样的怨妇!出家!这是我那时强烈的愿望,我虽敬仰佛门,却对怎么入门一无所知。先上网了解了解,然后加入了几个佛教群,问佛友怎样入门,提到《地藏菩萨本愿经》。这让我对佛教有了全新的认识:喔!原来佛教是教育,佛陀是老师,祂在教我们这些凡夫怎么出离苦海,怎样从人修到佛。而不是我以前所认为的,我们礼拜祂,跟祂倾诉苦恼,祂就会像上帝一样护佑我们,让我们远离烦恼。原来学佛的主体不是祂,而是我们自己,求人不如求己,求佛不如求己,全看我们自己愿不愿意接受佛陀的教诲。怪不得以前没少拜佛,可不如意照来不误。
明白道理后我开始学了起来,说来我跟地藏菩萨很有缘,第一次读地藏经就被这位菩萨深深震撼,一个多么伟大的菩萨,能为罪苦众生发下如此大意:渡尽地狱、畜生、饿鬼三途尽成佛境,我然后方成正觉。祂早能成佛,却因大愿而放弃做佛。如此大悲大愿的菩萨于我如此亲切,不久在祂的圣像前我也发下了跟祂一样的大愿。从此以地藏菩萨为榜样开始了我的学佛之路。至今快两年了,非但没有厌倦,反而因好因缘不断,使我得遇真正的善知识,得遇真正的正法道场,得遇一群同修和善友,使我因广学多闻而越学越起劲。自己的道业也在不断提高。
学佛使我对一切有了新的认识,我不再把自己看得那么重,因为把自己看的太重反而禁不起外来的一点伤害。我对他那么好,他(她)怎么能这样对我?我做了那么多事,收入怎么比不做事的人还少?等等类似的想法会越来越淡,烦恼就越来越少,因为我知道了我是在筹偿以前所欠下的债务。慢慢的我也试着不再把自己系缚在他人身上,孩子有孩子的路要走,老公有老公的事要做,我有我的佛要学。真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当我发现原来我们的情感就像一条绳索,不仅捆绑了我们最亲的人,也深深地捆绑了我们自己,当我把这条绳索松开,原来我也可以有自己的天空。这个天空远远的超越了家的范畴。这是一种解放,解放了家人,解放了自己。而解放后,家并没有解体,老公还是原来的老公,儿子还是原来的儿子,而我虽然还承担着作为妻子和母亲该做的一切,但从另一个层面我不再是原来的我,当我的言语变得柔软,我的脸不再紧绷而常挂笑容,家从冰冷慢慢地开始变得温暖,他们看到了我的变化,也开始试着调整着自己。原来老公还是在乎我的,儿子也是害怕失去我的。我得到了学佛给我的回报之一:家宅永安,眷属欢乐。
我再也没有失落和寂寞的感觉,因为佛菩萨时时陪伴着我,因为有祂们的加持,当我在历逆境时,我能越来越快的调整自己,用心转境。我不再想着出家,因为出家的目的不是为了逃避。真正的看破放下,是接受和顺忍,我也扔掉了那个装烦恼的垃圾袋,因为我知道了因果。逆境是什么?不如意是什么?它其实就是一个果实,而它的种子是因为我们以前的无知而亲手种下的。就像我们以前借了别人的钱,今时一定要偿还一样。深信因果,但不再被恶果所压倒,因为每一个逆境都是我增上道业的动力。在家修行一样好,我有一个常常提醒我修行的老公,就像有一天我赞扬他说的:“你知不知道,其实你是个菩萨,因为你能渡我学佛。”回过头看看其实对我们真正有帮助的人不是那些平时总顺着我们的人,反而是那些给予我们逆境的人。因为顺境会长养我们的惰性,逆境能刺激我们寻找真相。
但愿我们在还没能力断绝烦恼前,常常能转那一念,转过来就是风平浪静,就是海阔天空;也试着别再把情感全部系缚在他人身上的,特别是步入婚姻殿堂的女性同胞们,你们和我一样,为家人付出了很多,可能因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怨天尤人。其实那只是因为我们太在意妻子的角色,母亲的角色,或家长的角色,其实这种种的角色不是为了他人怎样,而是为了满足“我”自己,我们种种的烦恼不正是来源于“我”不被他人关心爱护,“我”不被他人承认,他人没按“我”的意愿行事等等,围绕着“我”而来的吗?因此我们捆绑了家人,却常常换来了亲人对我们的敬而远之,这就是事实。
快快觉醒吧,试着学习转那一念,也试着学习放开他人,放开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到家的安乐,自己身心的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