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基本常识和创始人穆罕默德简介
作者: 未知
更新时间: 2012-3-27 22:16:39
来源: 哦·灵魂网 【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
次
一、基本常识
“伊斯兰”,原意是和平、顺从。以它为教名,主要取“顺从”之意,即顺从所信仰的独一的真主意志。“伊斯兰教”这个名称出自于它的经典——《古兰经》。
《古兰经》的“古兰”,意为诵读。它是穆罕默德传教过程中,以奉真主的名义陆续颁降的。《古兰经》被认为是真主的语言,故又称作“天经”。它共分114章,总计6236节,。《古兰经》经文原来被穆罕默德弟子默记或录在兽皮、石版、椰枣叶或驼、羊肩胛骨上。他逝世后的第二年即开始了汇集、整理、编辑,并进行一系列的语言标定和校正工作,历时20余载,最后形成阿拉伯文的范本。伊斯兰教中除了信奉《古兰经》以外,圣训也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圣训是穆罕默德一生言行和他所认可的门弟子言行的集录,其内容涉及伊斯兰教的宗教生活制度和对社会生活的主张等方面。
清真寺是履行宗教功课的场所。最频繁的功课是礼拜,所以需要殿堂。礼拜之前需要沐浴,还要宣召西周教徒前来,因此,清真寺必须建筑大殿、沐浴室和宣礼塔。宣礼塔一般建在大门的一侧,而且高高耸起,以便宣召礼拜声的传播。一年一度的斋戒也是宗教功课,它需要望月而决定斋戒的开始和结束,所以清真寺一般也都建有望月楼。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没有形象的,因此清真寺和一般的寺院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里面没有任何供奉物。南京的一座清真寺——净觉寺的大殿屋脊上就有“无象宝殿”四个大字。全世界的伊斯兰教教徒都把麦加禁寺的天房作为礼拜的朝向。由于它位于我国的西边,所以就决定了我国的清真寺的礼拜殿必须是坐西朝东。按传统,妇女是不能进清真寺的。他们过宗教生活应该是在家里。但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建有女寺,称为女学,是专供妇女礼拜的地方。当代我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允许妇女进入清真寺,还可以和男子一起在大殿里进行礼拜,只要有一个帷幕隔开就行。
穆斯林是阿拉伯语Muslim的音译,意为顺从真主旨意者。它表达了伊斯兰教信徒信仰的内容,是是他们所喜爱的自称。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被称为阿訇,这是阿拉伯语Akhood的音译,它的含义是教员。在元朝以后,我国就开始用这两个字来作为汉语地区神职人员的统称。但是在维吾尔族地区一般用毛拉一词,这是阿拉伯语Mawla。
伊斯兰教也有自己的历法称为教历。它是从公元622年开始纪元,这是为了纪念这一年伊斯兰教史上发生的大事——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迁徙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被叫做“希吉来”,所以伊斯兰教教历又被称为“希吉来”历。因为伊斯兰教是纯阴历,所以它和公历之间有十天左右的差距,这样每三年就会少一个月,所以公历的100年相当于教历的103年左右,今年2008年,是教历的1427-1428年之间。而且教历计算一天开始的时间和我们日常生活也有不同。我们一般是按照日出作为一天的开始,教历则把日落作为一天的开始。
伊斯兰教有三大节日。一个是开斋节。新疆地区用波斯语称之为肉孜节。穆斯林每年教历九月是斋月,所有的成年人都要进行斋戒。在十月一日,斋月结束,即为开斋节,这一天所有的人都要会集到清真寺礼拜真主。这是最重要的节日。其次为古尔邦节,又被称为宰牲节。因为传说中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先知叫易卜拉辛,真主为了对他进行考验,要他杀掉自己的儿子来进行献祭,于是他就准备杀掉自己的儿子,结果在临杀之前,真主派天神送来了一只羊来代替。为了纪念他们,这一天就被定为节日。这一天要宰杀牛羊。这一天又被我国的穆斯林称为忠孝节。还有一个节日是圣纪,也就是纪念穆罕默德的生日和去世的日子,由于这两个日子只差一天,所以往往被合并纪念。
二、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简介
我们都知道伊斯兰教是由穆罕默德所创始的。穆罕默德生于570年,卒于633年,在世63年。在他六十三年的生涯中,40岁是一个转折点,从这时起,他开始以真主使者的身份传播教义。中国穆斯林称之为“为圣”,40岁以前是世俗生活。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竟然是一个文盲,十分不可思议是吧。这是因为他早年的贫困生活。他虽然是一个名门之后,但是在出生之前两个月,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六岁的时候,他母亲又去世了。这一点和我们的孔子有点相似,都是孤儿。在他八岁的时候,他的祖父也去世了。在上学的年龄他失去了可以依靠的亲人。少年时期,他曾经给别人当过牧童来谋生。
《古兰经》中强调真主的使者也是人,既然是一个普通的人,那么就会有自己的私生活。这一点伊斯兰教的教徒并不避讳。在他的一生总共有九位妻子。第一位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叫海底彻。她是一个有钱的寡妇。穆罕默德12岁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商,经过了十多年的历练,培养出出色的经商才能,后来穆罕默德受雇于海底彻。在这样的过程中,海底彻发现穆罕默德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于是就主动向穆罕默德求婚。穆罕默德答应了,于是他们就结婚了。这是穆罕默德的第一个妻子。当时穆罕默德25岁,海底彻40岁。在海底彻去世后,虽然穆罕默德已经年过半百,但是因为阿拉伯地区的风俗和种种原因,他先后又娶了八位妻子。首先,以婚姻为纽带,谋求上层领导集团的团结,他先后娶了艾布·伯克尔的女儿阿伊莎,欧麦尔的女儿哈塞福,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分别是穆罕默德身后的第一和第二任哈里发。其次是圣战阵亡者的遗孀,穆罕默德鼓励战争的生还者通过婚姻担负起照顾它们和抚育孤儿的责任。这样他又娶了三位妻子。后来因为其他的原因他又娶了因婚姻不满而离婚的宰卜娜、战俘莎菲娜和埃及女王奉献的马利亚。穆罕默德的妻子们被称为圣妻。穆罕默德对待妻子有以下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婚姻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自愿的基础之上。第二婚姻自由。三是尊重人格。
我们继续说穆罕默德的经历。他在婚后,并没有满足于安定而富足的生活,而是经常思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由于他的经商经历,所以,他对社会有着很深的了解,他经常考虑社会问题的症结在那里,应该如何解决等。在他四十岁那年,有一天他在山洞里独自苦思冥想,突然接受了真主通过天神传达的指示,正式开始了他为圣的生涯。在他为圣的二十三年里,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十三年为麦加时期,后十年为麦地那时期。他一开始只是秘密传教,所发展的成员也只是自己亲近的人,后来公开传教以后就开始受到当时控制麦加的多神教的压迫。后来在622年,他从小路抵达麦地那,他的事业开始出现了转机,到他去世前,他基本完成了对阿拉伯地区的统一。
在穆罕默德身后的第三位继任者时期,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达到了顶峰,除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外,还扩展到亚非许多地区,北部到叙利亚、伊拉克以及里海地区,西部到达约旦、巴勒斯坦、北非全部,地中海东部岛屿。这些原都是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土地。
伊斯兰教在穆罕默德身后也发生了分化。其中最大两派就是什叶派和逊尼派。这是敌对的两个派别。这是因为在穆罕默德身后发生了继承人的争夺,他的第四任继承者,也是他的女婿阿里被刺后,政权落在了倭马亚王朝手中,但是阿里的支持者拒绝承认倭马亚王朝的合法性,于是就分裂为两个对立的派别。其中阿里的支持者被成为什叶派,而服从倭马亚王朝统治的就是逊尼派。逊尼派的人数最为众多,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我国的穆斯林主要是逊尼派。当然最初只是继承人的纷争,到后来双方在教义的理解上也发生了分歧。具体就不多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