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看佛经,常有让我很矛盾之处。《弥勒所问经》中佛言:菩萨应远离众务、众话、利养、愦闹之处。然而《华严经》又云:菩萨要主动的去攀无边无量的众生,广学世间法,所谓文学算术、医术方药等无不该习,乃至于连歌舞娱乐也要学习。但这样就不能离开众务、世话、愦闹。这两本经很矛盾!同经中又言:菩萨不论人过。但我不说别人的过错,怎么帮他改正缺点呢?印光法师看到有弟子不爱惜粮食时,不是也当面大声呵斥吗?(11-5)
答:《大智度论》(卷十七)有一段问答,正好可以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众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以禅定力服智慧药,得神通力,还在众生,或在父母妻子,或师徒宗长,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种种语言,方便开导。”】因此,菩萨为了修证禅定,获得真实的智慧,不得不暂时远离众务、愦闹之处,等到成就禅定、智慧,再回到众务、愦闹之处,与众生同事,摄受众生;时机、因缘不同,而有不同的作法,这是没有过失的。
所谓的“菩萨不论人过”,是指菩萨不恶意批评人家的身口意行,特别是在背后说人闲话、散播他人的是非,是菩萨不应该做的事。但如果是为了纠正对方的过失、出于善意的劝诫,则是许可的;此时的目的,并不在于减损他人的名誉,而是增长对方的德行,此种情形与“菩萨不论人过”并不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