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页面风格:
  • 发布指引 | 灵性导航 | 大藏经  
    会员中心停止服务,意见、课程发布、投稿等事宜请发邮:osoulcn@126.com
    栏目简介: 修炼仙术,吸取灵气,突破凡人之躯,御剑飞行,追风逐月,星海飞驰。参透天地间永恒的奥秘,以致天人合一
    道骨清风-文章列表
    2013-03-10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道德经》的道德说的是什么?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和德是人体先天部分,物和势是人体后天部分。一部道德经就是一部人体的先天经,物和势,物就是肉体,势就是活得如何,混的好不好,有没有势力等,是看得见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属性的部分,说人的后天部分,是....[阅读全文]
    2013-01-02 阴宅风水基本口诀
    一、下罗经口诀: 精精灵灵,头截甲兵,左居南斗,右居七星,逆吾者死,顺吾者生,九天玄女急急如律令! 二、破土口诀: 天上三奇日月星,通天透地鬼神惊。诸神咸见低头拜,恶煞逢之走不停。天灵灵,地灵灵,六甲六丁听吾号令,金童玉女首领天兵,何神不伏,何鬼不....[阅读全文]
    2012-12-29 阳宅风水纲要
    一、风水理气:介绍风水与理气的基本概念。目前风水地理概分两大学家,即一、形家。二、理家。理家又分四大流派,即:三元、三合、九星、玄空。各法各有适用之处,法非万灵丹,不可万用。二、阳宅四论与阴宅四论:阳宅与阴宅外在条件不同,而有首重与次重之别。阳宅首重“龙”、次....[阅读全文]
    2012-12-18 道教常识问答21-30
    21、问:道教哲学是根据何种学说?答:道教哲学是由道家基于易理而来,易之无极生太极,太极分生阴阳两仪,而生四象,而成八卦。由阴阳二气变合,而生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气)。而此五行,布于四方,运于四时,化育万物,变化而无穷尽。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阅读全文]
    2012-12-17 道教常识问答11-20
    11、问:什么是全真道?答:全真道是金代初叶由王重阳祖师所创立的道教宗派,与正一道同为元以后道教两大派。王重阳,字知明。金世宗大七年(1167)在山东宁海(今牟平),马钰,孙不二夫妇筑庵侍奉,庵名“全真庵”聚徒讲道时创立。认为“识心见性”,即为全真。主张释、儒....[阅读全文]
    2012-12-17 道教常识问答1-10
    1、问:何为道教及基本信仰是什么?答: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主。发源最早,始于轩辕黄帝,为中国民族固有的宗教。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尊奉《老子》一书为《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阅读全文]
    2012-11-05 李谨伯谈“七支坐法”
    “七支坐”的七支,其实就是“七肢”,就是手一支,脚一支,肩一支,腰一支,颈一支,眼一支,口一支。 先说“脚一支”。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盘腿了,7000年前阿达锡瓦发现雪山白猿能在冬天过冬,能适应寒冷的天气,就是因为它们盘腿。我以前在北京做过实验,按照正确....[阅读全文]
    2012-11-05 人的精气神从哪里来?
    中医讲“望、闻、问、切”。先说望:一看他脸色黄,或者是惨白,没有血色,不是红润的脸色,这说明什么?我们要知道,脸色黄,是脾经、胃经有病;白而无华者是大肠经、肺经有病;青而无华者是肝经、胆经有病;黑而无华者是膀胱经、肾经有病。中医一望诊,就知道了你是哪个系统有病....[阅读全文]
    2012-09-20 生命的道德本质1——善粒子
    《道医学》的隆重推出,让人感到我们都是大道的儿女,道医学区别于普通医学的地方,就是道与医疗的关系,道与我们身体的关系。作为一名医生,如果没有悟道,根本就没有资格给我们看病。本书作者深入的慧观,带我们第一次会见了本来的自己,道德就在我们身上。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阅读全文]
    2012-09-20 道德是医学的灵魂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的历史进程,从上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道治天下、德治天下、家治天下、人治天下、党治天下演变的历史过程。《黄帝内经》是对道治天下和德治天下历史时期中,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归纳总结。它的真正内涵,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内证水平,则难以全面认识和....[阅读全文]
    2012-05-14 天人合一的境界:最省力法则
    天人合一的境界:最省力法则如果你观察大自然的工作,你会发现它很省力。草并没有刻意地去生长,它只是生长而已;鱼儿并没有刻意地去游,它们只是游而已;花儿并没有刻意要开,它们开了;鸟儿并没有刻意要飞,它们飞了。这是它们的固有天性。地球并没有刻意要绕着自已的轴心转,却....[阅读全文]
    2012-04-15 道家静坐十二心法
    1. 一灵独觉法即当做工夫时,宜绝念忘机,静心定神;提防动心起念,惟有一灵独耀,而归真返□;此时便易入无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尽皆消殒,归於寂灭。在一灵独耀境中,不可动心思量,才涉思维,便成剩法。故宜念起即觉之,心动卸止之。心本虚灵不昧,於修静定工夫中,....[阅读全文]
    2012-04-03 道教教理教义之万法归宗
    所谓万法归宗,这里指的是道教的全部教义和经教、科教、法派、教戒、炼养方法等都要归宗于信道修道,真思志道。凡为学道务道之士,无任是属哪个道派或擅长哪种教化,如言教、身教、科教等,其信仰追求和基本教义都应是一致的。从道派来说,道教有正一全真两大派,但两派的信仰体系....[阅读全文]
    2012-04-03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译文
    太上感应篇(原文)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阅读全文]
    2012-04-03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
    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故不肯改。小善不积,大....[阅读全文]
    58篇文章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3/415篇文章/页
    推广课程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
    推广机构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
    灵魂网微信二维码
    微信号:osoul-cn
    扫描二维码
    有事情可微信直接call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