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午夜密谈》精华摘录笔记
作者: 未知
更新时间: 2012-7-11 14:42:15
来源: 哦·灵魂网 【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
次
生命能量
“生命能量是人类最基本、最具威力的一个要素。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身体、头脑和情感的运作方式是随着我们的能量的运作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因此,如果我们促使最为根本的能量层面往一个方向运作,那么,我们就能启动其他三个层面也往那个方向运作。 “每个人的能量、头脑、情感和身体的运作方式是各不相同的。上师就是一个能够了解每一个人的需求的人。为什么我们那么重视上师?就是因为他可以为每个人调配不同的运作模式。为什么艾萨瑜伽可以如此有效地在每个人身上起作用?就是因为它运用你身上的每一个层面来帮助你成长,而不是仅仅运用你的头脑。”
问题的本质
我正琢磨着,我心里的问题怎么会在脸上看起来那么明显的时候,萨古鲁耐心地回答说:“像这样的问题威力很大。一个没有获得解答的问题可以折磨死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人都没有真正的问题,他们的问题通常只具有娱乐价值。他们问问题是为了取乐,或者为了满足好奇心,使他们觉得自己善于思考。
“然而,当你有一个真诚的问题的时候,在解决之前,它始终会让你坐立不安。你无法忘记它。即便你把它隐藏得很深,还是会让你内心不安,甚至因此得病。如果你把它隐藏得太深太久,那么,你将会发现,自己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倾诉这个问题。
关于命运的创造
“不管你现在的命运如何,”他继续说,“它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可是不幸地,你是在无意识地创造着自己的命运。命运的剧本是你自己写下来的,而不是别人写的。造物主已经赋予你充分的自由。造物主在你身上烙上了他自己的烙印,你的命运是由你自己书写的。只因为无助,才使你经常谈论命运,我想要让你知道来自于自己的力量,那种自由的力量,这种来自于内在世界的力量,一种能让你成为自己命运主人的瑜伽之力。
“你还不知道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将人性提升到一个最高的高度,那么,神圣的高洁品质就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对自己的身体拥有控制能力,那么,你的命运的10%~15%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你对自己的头脑拥有足够的控制能力,那么,你的命运的40%~60%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你对自己的能量拥有充分的控制能力,那么,你的生活和命运就100%地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瑜伽作为一门科学,就是要同时在身体、头脑和能量三个层面上运作。任何人只有在他自身毫无问题、毫无障碍的时候,才能充分挖掘自己全部的潜能。只有在他的身体、思想和情感都不存在任何问题的状态中,才能实现他全部的潜力。我们所有的灵修都在做这件事情。然后,你就可以决定你想到哪里,你的下一个人生阶段、下一个目的地就由你说了算。为身体健康服务,有一门科学叫医学;同样的,为内在心灵世界服务,也有一门科学,那就是瑜伽科学。通过这门科学,你可以100%的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以100%的将生命的进程掌握在自己手中。你想过怎样的未来生活,都可以有意识地作出选择。这就是自由,这就是极限。
“你的童年、成长和死亡,都可以由你自己选择。你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便是现在,生活依然是你自己选择的,只不过你是在无意识地选择目前这样的生活。你也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如果你不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就生活在‘意外’事件中。当你‘意外’地生活着,自然就会有种种焦虑。这个世界90%的人都处于焦虑之中,只是因为人们没有努力地将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事情一件一件接着发生,而你对它们无能为力。”
“如果我们目前在无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命运,那么,这又是怎么发生的呢?是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思想、行为,还是取决于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我问道。
“你现在是怎样一个人,你的个性,你的一切,都来自于你的生活留给你的各种印象的复杂累加。这个就像软件程序,已经帮你把生活编程编好了,这个就是所谓的‘业力’。它是你印象的综合,任何你接触到的事物都在你的头脑里,甚至你的身体里留下印记,你的身心如何运动,你的能量如何运作,都是过去‘业力’的结果。你怎样移动你的身体都已经被编入程序。所以,你称之为‘业力’的东西,其实是你获取的大量印象储存的总和。由于这些印象,你发展出了某些个人取向,而这些个人取向是无意识的。
“你的身体、头脑、情感和能量,就是根据由印象演化而成的个人取向来运作的。这就解释了‘业力’如何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除非你的意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掌控,否则,你就会始终处于生活的洪流中,被无意识形成的个人取向推来挤去。你会被推往某一个方向,所有这些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这么说,既然我们创造了这样的生活,我们是否也可以避免创造它呢?”萨古鲁的话对我有很多启示,令我有些兴奋,“或者,我们是否可以有意识地改变生活?又或者,是否有些人生经验是命中注定我们会经历到的?”
萨古鲁答道:“就目前而言,确实是这样。很多事情注定会发生,因为这些个人取向比起理智上的决定要埋藏得更深。如果你决心改变命运,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尝试。不过,一些最重要的人生事件会自然地发生。然而,一旦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内心力量,就可以彻底改变生活的进程。
“现在,我们谈谈怎样有意识地让某一件事发生改变。当一个人走上内心自省的道路,说‘我想寻找内心的自由’,这意味着,他想将生活的进程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你一样,你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瑜伽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你对自身的某些部分负起责任来,从身体和呼吸开始,接着是头脑和内心力量。你得一步一步来。这不仅仅是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你绝对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进程。”
“萨古鲁,因为我能够坚持修行,所以,你在课程中讲到的所有这些事情的确都已经在我身上应验了。现在,我感觉生活轻松了不少。事实上,我很喜欢修行,生活中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变得不再是问题了,以前紧随我的那些焦虑也都离我而去了。但是,我感到自己离掌控生活还相去甚远。”
“希丽尔,很明显,你能够真正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碰到你的时候,你的身体状况很差,甚至眼神都非常忧郁。如果不是你坚持内心的修行,就可能会大祸临头;如果不是你坚持做瑜伽,现在你不知道自己会有多糟。问问你的医生,当时你的身体有多憔悴。现在,一切都有了改观。所以,你是不是已经把生活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你的状态恢复正常了,什么事情都做得比以前更加有声有色。毫无疑问,你生活的这一个部分已经归你掌控了。问问你的医生,他会同意我所说的。一旦你的身体恶化到那样一种状况,其他事情更是想都不要想。现在,这一切都好转了,你的内心力量已经有所提升了,看看自己的健康状况是不是有很大的好转了?当你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时,不知不觉中,你就能掌控许多其他的事情。”
今天,萨古鲁扎了一个马尾辫,看上去活力四射,很年轻。此时,他把那副墨镜往下一扣,用他那众所周知的带着古老气息的眼睛看着我。我知道,他想让我别忽略他话里的意思。在我身上发生的一切并不是偶然的,他说的的确是事实,而这些事实远远超出了所有专家们的预期。
在开始做艾萨瑜伽之前,我的健康状况非常差。我得费尽周折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正常运转。我所能做的就是挨过每一天,假装一切正常。晚上回到家,几乎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我经常感觉自己完全被打倒了,体内连一滴能量也没有。而现在,和以前截然不同,我感觉非常轻松自在。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将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呢?”我问道,“我有一次听到有人问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杂念,她讲到,她的杂念很多,不受控制。我们大多数人好像也是这样。我听到你说,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杂念是因为我们将自己认同于很多事物,认同于自己的身体、头脑、工作和家庭等等。听上去,你的意思是说这跟掌控自己的命运也有很大的关系,是吗?”
“当你认同于许多东西的时候,其实这些东西并非真正的你,这样,你就无法停止杂念。起先,你认同于你的身体,后来,你开始认同你的头脑、情感,以及事物和人物。你渐渐陷入无穷无尽的认同之中。
“人们不理解这些虚假的身份和真正的自己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许你体验到一些幸福,或许你从外在事物中得到某种快乐,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仅仅做他自己,而无条件地满怀喜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快乐是因为外在的事情,但是,你的本性却并非如此。”
“萨古鲁,我所了解的大多数人几乎都在寻找一种完美的生活,”我说道,“完美的伴侣,美丽的风景,无尽的财富,我也喜欢这些。但是,我知道,我们其实太小看自己了,我觉得我们的人生可以更丰富多彩。”
“绝对可以更丰富多彩。一旦你修持一段时间,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大脑和内心力量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如果你想追寻一种灵性生活,那么,你就要有更多的控制能力。但是,如果你只是追求物质富裕,那就只需要一定的控制能力,就可以轻易地实现目标。”
“我还是觉得,如果我们只想要一个富裕的生活,还是太小看自己了。”
“只要对自己的身心有一点掌控能力,就可以轻易实现富裕,如果你强化自己对生命能量的掌控到某一个点,你就可以让内心力量的主动权大过身体和头脑。这样的话,你就可以自在无为地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在这个世界的物质层面里,你所需要的事情就会自然来到你的生活中,甚至不费吹灰之力。要达到这一步,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成功者就是一群对他们的头脑有一定掌控能力的人。他们可以以某种方式运作自己,在这方面,他们比其他人要强一些。然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超越这些具有内在强迫性的欲望。否则,人们创造了太多不必要的东西,这个世界就会承受不了,失去平衡。”萨古鲁说。
“这让我有点沮丧,”我说,“因为,我只要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就可以在外在世界中创造很多自己想要的事物,但是,说到精神领域,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你现在只能做成一些小事,还不能做大事。你得想办法让自己可以完成一些真正的大事,”他说,“一旦你能在某个时刻体验到创造的源泉就在你自身,从而将整个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那么,你改写自己命运的机会就来到了。”
关于伴侣
萨古鲁问道:“你想问的其实是是否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灵魂伴侣,对吗?”
“是的,”我答道,“这就是我想问的。”
“嗯,你必须首先理解以下这一点,”萨古鲁解释道,跳跃的篝火照在他脸上,使他的眼睛更加明亮而生动,“配对始终是跟身体相关的。这是身体的一种需要,或许也涉及到你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配对的过程有一部分关涉到身体,有一部分关涉到思想和情感。灵魂无法跟任何事物配对,灵魂也不需要伴侣,因为它是终极而无限的。但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有限的东西需要一个伴侣。”
这样的思路虽然逻辑严谨,但是听上去既没情趣,也不浪漫,简直是太赤裸裸了。
“你为什么要给自己选择一个伴侣呢?” 他问道。
“我想,是为了获得一种充实感吧。”我回答。
“想要让自己的身体感觉更好而选择伴侣,”他微笑着说,“我们称之为性爱,这可以是一件很美的事;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感觉更好而选择伴侣,我们称之为友情;为了让自己的情感感觉更好而选择伴侣,我们称之为爱。情感上的相容是非常甜蜜而美好的,但是也就那样而已,它不可能走得更远。体验到身体上的相容相悦或者思想上的友谊,或者经历一场强烈的爱情,可以从各个方面让你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如果你愿意认真仔细地审视它,你就无法否认它的局限性,随着这种局限性而来的就是内心的焦虑。虽然能够找到一个在身体、思想和情感上相容相悦的伴侣是一桩幸事,但是如果你不满足于这种局限性,它最终会让你感到窒息难忍。
三摩地
简单地说,作为一个人,你只能经验到这四样东西:身体、头脑、情感和能量。现在你称之为‘我’的那个人就是这四样东西的一个组合体。你的身体可以达到的最佳状况就是健康和快感;你的头脑可以达到的最佳状况就是喜悦和平和;你情感的顶峰就是爱;而你的能量既可以处于很虚弱的状态,也可以达到洋溢和狂喜的程度,它在这两者之间摆动。这些就是你现在具有的所有的经验层面。
“通常而言,人们并不知道身体、头脑和能量的强烈程度,但是他们对强烈的情感却深有体会,比如:愤怒、憎恨、嫉妒、爱,或者激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情感是他们感受最为强烈的部分,它左右和决定了他们生活的质量。爱是所有情感中最为甜蜜的。
“如果你问某人他是喜欢身体健康还是不健康,头脑愉快还是不愉快,显然他会选择前者。同样地,就情感的层面来说,你是喜欢处于爱之中还是处于仇恨和愤怒之中?如果你还正常的话,自然就会选择爱。
“当我说到‘爱’这个词时,很可能想到爱某个人,但是爱跟他人无关,爱是你的品质。就像健康是身体的品质,愉快是头脑的品质一样,爱是你情感层面的品质。如果你热爱的人不在你身边,你还会是会爱他们的,对吗?当你坐在这个小岛上,而你爱的人离你很远或者离开了人世时,你还是继续地爱着他们。很多人只有在某个人死去的时候或者即将死去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爱。我们总是爱那些死去的人,不是吗?”言谈中,他不禁大声笑了起来。
“每个人绝对都具有爱的能力,但是每个人又都跟身边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有瓜葛。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除了自己,他看不惯所有人。他大脑的鉴别机制无孔不入,使他不由自主地看不惯所有人。
“真诚地审视一下你自己。看看你生活中最亲近的人,看看你对他们有多少怨恨和抵制。当你看不惯某事或者某人的时候,就不可能去爱。你无法爱你看不惯的。当人们以自己的判断和看法武装自己,使自己越来越失去爱的能力的时候,一种归属的内心需求驱使着他们,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强迫迷恋或执著。
“爱是你的品质,你只是利用身边的事或人刺激自己表达这种品质。当你充分觉察到自己头脑的区分本质,那么,爱就是你惟一的选择。爱不是你所做的,爱是你所是的。
“如果你把爱看成是一种情感,那么,仔细观察一下爱的对象是什么。当你爱着某个人时,你渴望跟他融为一体,所以实际上,你渴望的是那个一体感。就你目前的状况而言,你感到内心有某种不满足。所以,你渴望将另一个人包容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果这种渴望以身体的形式出现,我们称之为性爱;如果它以精神的形式出现,我们就给它贴上野心或者贪婪的标签;当它以情感的形式出现时,我们就称之为爱或者激情。
“爱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想要包容一切的渴望,而想要包容一切就是想要没有边际、不受任何限制。但是,通过身体、精神和情感追求万物合一的尝试注定无法得到满足,这让你始终处于渴望中。很多时候,爱让你感到已经进入到万物合一的状态,但是每一次你总是跌回到无奈的现实中。
“如果一个人超越了二元性智能,”他说,“那么,他就进入到一种‘三摩地’(samadhi)的状态。‘三摩’是平静的意思,‘地’是智能的意思。这是一种超越于身体、头脑和情感的合一、狂喜的状态。不论你追求的是性爱、金钱还是爱,你真正寻找的其实就是合一。当你对此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情况下,你就会始终处于渴望的状态,而无法找到真正的满足,无法找到那个终极。既然合一是你真正在寻找的,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它呢?”
我默默地聆听着,思考着。我在想,既然在每一个欲望和渴求背后,我们真正想要的就是那个合一,那么,我们应该借助什么样的媒介来达成它呢?看着萨古鲁全然宁静地坐在那里,我在想,他是不是那个可以带领我们前往超越之境的媒介呢?他没有看我,继续说:“带着你头脑中这么多的问题,你是无法走得很远的。这就好比你开着一艘小船想要到月亮上去。无论如何尝试,你什么地方也去不了。你想要追逐水中的月亮,其结果你的船不是撞在岸上,就是沉到水里。你得使用合适的交通工具才能爬上月亮。想要通过物质手段想要达成合一,无异于水中捞月。”
爱的本质
“那么说,爱是融入一体的一条道路?”我问道。
“有很多途径可以进入终极一体的境界,爱是其中一条途径。通过强烈的情感体验可以让你达成一体,通过敏锐的觉察力也可以达成。呼吸也可以,因为呼吸本身就是你跟存在的一种交融。有许许多多途径,通过瑜伽修行也是途径之一。一般而言,我们通常喜欢谈论爱的途径,因为这个途径比较轻松愉悦。但是,你也应该注意它的弊端,在爱的途径中,你可能会沉溺其中而无法深入。
“很多时候,人们会说爱就是上帝,他们满足于此,不想更进一步。他们只想待在那一点点愉悦之中。我希望你可以理解这一点。你寻找的不是性、爱或者抱负——虽然它们会让你体验到一些愉悦。总之,爱只是通向喜悦和祝福的通途而已。”
他偏着头看着我,双目炯炯地等着我的下一个问题。我注视着眼前的火苗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问道:“这么说,你所说的爱跟喜悦不是一回事?”
“希丽尔,请你仔细想想。你想要爱某个人,是因为爱带给你某种喜悦的感觉。但是,你无法一直处在这样的感觉里。有些时候,你处于喜悦之中,但是另一些时候,你还是处于焦虑和痛苦当中,有时你还会感到沮丧。所以,爱并非喜悦。爱或许会带给你一些喜悦的片刻;性或许会带给你喜悦的片刻;实现你的抱负或许会带给你喜悦的片刻,所有这些只不过是让你短暂地品尝到喜悦的工具而已,一旦你真正处于喜悦之中,所有这些以前你生活中的高峰体验,比如性、爱等等,都会变成幼稚可笑的孩子气的玩意了。我想让你像我一样处于全然的狂喜与陶醉之中。”我想起了自己读到过的罗摩克利希纳(Ramakrishna Baramahamsa)说过的一段话:“喔,你这个孩子,当我身上每一个毛孔都处于喜悦之峰的时候,你却在追逐女人和黄金。”我猜这段话跟萨古鲁说的是一个意思。
“如果你处于全然的喜悦中,还会追逐性和爱吗?答案是:你会顺其自然,做你想做的。这并不是说你没有能力去追逐性、爱或者抱负这些事情,你依然能做这些事情,只是你之前之所以追逐这些,是因为你不知道如何处于真正的喜悦之中。你想要喜悦,而喜悦就是你的本性,你却在外面追逐它,一直兜圈子。
“你所谓的性、爱、抱负或者贪婪,不过是生命渴望通过它们来追寻其自身。你所追求的就是想拥有更丰富的生活,你在生活中做的每一件事无不出于这个目的。这是生命想要全面地涵盖和完整地了解自己的渴望。
“无论是否意识到,你始终相信,只要自己变得更多一点,就会感到满足。一旦那个更多一点实现了,你还想要更多一点。你的渴望瞄准的其实并非是人、物,或者权力,你的渴望无边无际,你渴望的是本性的实现。
“你有没有发现,你内心深处并不喜欢受到限制?即使自我保存的本能迫使你不断地创造和维护着自己的界限,但是其实你并不喜欢界限。你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冲动,想要超越界限,去了解和拥有更丰富的生活。但是,怎样丰富的生活才会让你满足,停止追逐呢?”
“无论何时,也不管我的生活多么精彩,没有什么可以让我彻底满足,安下心来。”我答道。
“即使我让你成为整个地球的女王——别担心,我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你难道不会到其他星球上去追逐吗?”
我发现里拉正歪着头打量着我,仿佛我就是一个地球女王一般,我不禁对她莞尔一笑。萨古鲁则继续他的话题说:“仔细想想,你的欲望真的只是为了金钱吗?还是为了扩张自己?或许你追求的是金钱、快感、财产、爱,这个或者那个,不管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你追求的是扩张。不论你做什么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你的欲望始终得不到满足,它总是在追寻下一个目标。
“假如你意识到欲望只是一种对扩张的追求,那么,你想要扩张到什么时候呢?你什么时候才会到头呢?你想要成为无限制的,欲望是你内在灵性的表达,但是,它寻找的却是无意识的表达形式。
“当你无所限制的本性陷入了你有限的身体中的时候,欲望就产生了。正是因为欲望,才会有灵性的追求,因为欲望想要变得无所限制。如果这个想要无所限制的欲望在追寻无意识的表达形式,我们就称之为世俗的物质主义生活;同样的欲望,如果它在追寻一个有意识的表达形式,那么,我们就称之为灵性的生活。但是,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前者是闭着眼睛追寻的欲望,后者是睁着眼睛追寻的欲望。你必须选择其中一个。所以,你愿意选择闭着眼睛还是睁着眼睛行走?答案很明显。即便你睁着眼睛走路,还是会碰到陷阱和障碍,但是,如果闭着眼睛走路,你甚至连路都找不到。
“你在追寻无限的扩张,那就是一种有意识地追寻。如果你无意识地追寻,你的生命就被浪费掉了,就像你曾经做过的很多愚蠢的事情一样,对你不会有任何意义和帮助。“有意识地寻求扩张并不会限制你做任何事情,注意,你做什么事情,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都跟灵性成长无关,你是否有意识地、有觉知地生活才是重要的。它跟你做什么事情无关,而跟你做事时处于什么样的意识层次有关。
“我祝愿你睁着眼睛过日子。”
这也是我对自己的祝愿。萨古鲁出现在我生活中,令我充满感恩之情。很难相信,在我认识他的这样短的一段时间内,我已经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正听着萨古鲁讲话,我注意到,随着树丛中一阵风吹过,树木一时都摇晃起来。抬头一看,只见乌云密布,看样子随时都可能下雨。
“当我说‘内在工程’的时候,”萨古鲁继续说,“我讲的是将你内在基本的喜悦释放出来,让它表现出来。它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你的身体、精神和能量还没有很好地协调起来。如果这三者能够充分协调起来,那么,内在的喜悦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一旦它渗透到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你就不再被性、爱和野心所充斥。你并没有丧失享受它们的能力,但是,你已经超越了这些。你依然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但你已经跟道有了交流,这会让你处于一种丰盛而喜悦的境界。这样的丰盛和喜悦就是你企图通过金钱、权力、性、爱和上帝——不论你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想要寻求的。你所寻求的就是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到终极的可能性。”
转世的意义
“转世的意义更多在于:它是一种进化的过程,”我的问题还没来得及说出口,萨古鲁就开口回答了,“动物也在进化,但是一旦你投身为人,你就将进化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灵修的时间
“将足够的觉察带进生活中,将修行不间断地应用于生活中。如果这样做了,你的这副肉身容器就会慢慢空掉。在觉察的观照下,容器就变空了;在修行中,容器就净化了。当这两方面的修行持续了足够长的一段时间之后,这副肉身容器就变空了。只有在空性出现之后,‘道’的启示才会降临。在修行中,如果没有‘道’本身给你的启示,你就到不了任何地方。而要经验这种启示,你必须先变空,容器必须全部清空。
“如果你没有经历到这样的启示,如果你没有让自己对启示变得具有接受性,如果你没有放空自己,以承受启示的降临,那么,灵修之路将会非常漫长,它将变成一件需要你追寻几生几世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彻底放空自己,任启示降临在你身上,那么,你离最终的悟道就不远了。悟道就在当下,你可以马上去经历它,实现它。它超越存在的所有维度,带领你进入一种洋溢的喜悦状态。它不在明天,也不在另一世。在你身上,它可以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如果你不想经历净化意识的挣扎,那么除了修行,仅有另外一条道路可以通向解脱。那就是臣服之道,也就是怀抱赤诚之心,全然地臣服。它叫做虔信瑜伽(Bhakti Yoga),但是一个始终处于思绪中的头脑很难做到这一点。你无法刻意地去臣服,只有在你一无所是的时候,臣服才能发生。只有当你甘心放弃自己的意愿,放弃你称之为你的那个人,全然听从启示的召唤,真理的启示才会降临在你身上。当耶稣说‘来吧,跟随我’的时候,所有接受他邀请的人都是一些农夫和渔夫。那些有文化的、世故的、学者型的人都无动于衷。耶稣说得很清楚,只有天真的孩子才能进入天国,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像孩子一样天真的人才会走上信奉和臣服之道。”
身体之间的关系
“所谓的灵魂不过是一种捏造的实际。谈到转世,从这一世转到下一世,首先你得了解自己是怎样构造出来的。当你说自己是一个人的时候,你通常是指你外在的部分,即你的身体。在瑜伽中,我们将与人相关的层面都称为身体,这样比较容易被理解。因此,我们认为人有五个层面,也就是五个身体。
“第一个身体指的是你的肉身,它需要食物来维持。第二个是精神身,第三个是能量身(气)。所有这三个身体——肉身、精神身、能量身——都处于物质层面,它们是物质的存在体。肉身最为粗糙,精神身比较微细,能量身则更为微细,但是这三者都处于物质层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发亮的灯泡来形容。灯泡是物质的,电流也是物质的,它所散发出的灯光也是物质的。
“肉身、精神身和能量身代表生命的物质层面。这三者携带着‘业力’的印记。在肉身、头脑以及能量身上都会被打上‘业力’的印记。这样的印记也可以说是一种结构,它可以将三者糅合在一起。‘业力’是将你跟物质世界联系起来的粘合剂。
“另外两个身体是非物质的。其中一个处于过渡阶段,另一个则是完全非物质的。非物质的身体是指喜悦身。你内在的喜悦身百分之百是非物质的,它不具有某种形式。就在肉身、精神身和能量身协调运作的时候,喜悦身才能依附在它们身上。它就像气泡,在气泡中容纳了一定量的空气,一旦你将气泡戳破,结构被破坏,空气就跟万物融为了一体。一旦前面三个身体消失,喜悦身就会成为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假如‘业力’的结构分解了,就不会有灵魂。一切都归于宇宙。假如这个‘业力’结构完全的解体,你就跟宇宙存在融为了一体,也就是说,你就不存在了。”
生活与喜悦的关系
“生活本身不是什么阻碍。如果实现终极本性是你生活中惟一重要的事情,那么其他事情就会围绕着它自然地作出重新调整。你的工作以及人际关系,你的感情、金钱,以及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会围绕着你的终极本性重新定位。在这样一个目标之下,你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充实和欢喜。一旦你的终极本性成为首要之事,那么,在生活的进程中发生的每一个细小的行为、思想和情感都变成了一个充实而愉悦的过程。”
快乐激发能量
他点了点头,继续说:“当你快乐的时候,你的能量总是运作良好,甚至不吃不睡都没有关系。所以,只要一点点快乐就可以让你从通常的能量以及能力的限制中解脱出来。
“瑜伽是一门激发你的内在能量的科学,它可以让你达成一种精力充沛的状态,使你的身体、头脑和情感处于和谐运作的顶峰状态。当你的身体和头脑在这样一种顶峰状态运作的时候,就会有某种洋溢的喜悦感,你会从许多人所遭受的那些身体及精神问题中解脱出来。通过瑜伽修行,你的身体和头脑会持续处于顶峰状态,这会让你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而然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对钱的态度
钱本来是用于提高生活的方便性的,但是你却通过认同于它,使之成为一种生活的障碍。钱本身没有什么过错,如果你把它放在口袋里而不是认同于它,那它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但是一旦它侵占了你的头脑和思维,它就变成了一种病态。如果你将内心的幸福作为生活的首要之事,你将会发现,钱的问题其实很容易处理。”
脉轮的知识
正想的时候,萨古鲁的回答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我们所谓的脉轮是人体的能量中心,”他说,“多数人都听说过人体有7个脉轮,但是实际上在人体上一共有114个脉轮。”
“我们可能没有觉察到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形式。除了脉轮,人体上还有7,2000个能量通道,即气脉,人体的主要能量就是在这些通道上运行的。它们在人体上不同的部位交叉相遇,形成一个三角形,我们称之为脉轮,之所以称之为脉轮,是因为‘轮’含有增长、力量以及运动的意思。所以,虽然实际上它是一个三角形,但是我们依然称之为脉轮。其中有一些威力很大,另一些则没有这么大的威力。不同的脉轮状态产生了不同的人体素质。 “从根本上来讲,任何灵性道路都可以被描述为从位于脊椎下面最底层的海底轮到位于头顶的顶轮的一个能量之旅。这七个脉轮分别是:海底轮(Mooladhara)、生殖轮(Swadhisthana)、脐轮(Manipuraka)、心轮(Anahata)、喉轮(Vishuddhi)、眉心轮(Agna)、梵轮(Sahasrar)。
“从海底轮到梵轮的运行之旅其实是从一个层面进入另一个层面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发生,所有不同的瑜伽修行都会影响到它们的运行。所以,从根本上看,任何灵性之旅其实都是从最底层的脉轮到最高层的脉轮的一个过程。海底轮是生命的支点和基础。它位于脊椎的底端。如果这个最底层的脉轮没有处于运行状态,那么你就失去了生命。但是相反,梵轮如果没有处于能量运行状态,对你是否活着却没有影响。
“Mooladhara(海底轮)实际上是由两个词组成:Moola是根本或者源头的意思,adhara是基础的意思。所以,它是生命最为根本的基础。在人体中,你的能量多少必须在海底轮中活跃着,否则,你无法存活。但是,当海底轮占主导地位时,你的生活将会被食物和睡眠所占据。
“我们可以以较低或较高来区分脉轮,但是这样说常常容易导致误解。这跟一幢建筑的地基和房顶是一样的道理。房顶并不优越于地基,甚至地基要比房顶更为重要。一幢建筑物的质量、寿命以及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它的地基,而不是房顶。但是,我们可能会误解为房顶处于较高的位置,地基则处于较低的位置。
“海底轮上面一个脉轮被称为生殖轮。如果你的能量贯注到生殖轮,你就成了一个寻欢作乐的人。生殖轮就位于你的生殖器官上方。当这一个脉轮处于活跃状态时,你就会在物质世界寻欢作乐。观察一下那些寻欢作乐的人,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生命强度只比一个只注重食物和睡眠的人稍微高一点。
“当能量活跃于脐轮的时候,你就成了这个世界的一个行动者。你可以做许多许多事情,为一个永不停歇的行动者。当能量活跃于心轮时,你就成了一个创造者,一个具有创意的人,你可能是一个艺术家,一个演员,或者是活出生命强度的一个人——比一个商人活得更有强度,因为商人只是一个行动者。
“心轮(Anahata)的字面意思是‘非击打’。如果你想弄出一点声音,必须击打两个物体,而非击打的声音就被称为Anahata。心轮是你的生存本能和解脱本能之间的一个过渡,位于心脏位置。上述三个较低的脉轮主要跟你的身体有关。心轮是一个汇合处,是你的生存脉轮和解脱脉轮相会的地方。
“接下来一个是喉轮(Vishuddhi),它的字面意思是过滤器。它位于你喉咙的区域。如果你的能量活跃于喉轮,那么你就成了一个很厉害的人,但并不只是说你在政治上或者管理上很厉害。厉害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一个人可以只是坐在那里,就完成很多事情,这个才真正叫厉害。他可以以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方式展现他自己。
“如果你的能量进入到双眉之间的眉心轮,你就成了理性上的开悟者。你已经在内心获得一种新的平衡和宁静,外界的事物不再能够干扰到你,但是从体验的层面上讲,你还没有获得完全的解脱。
“如果能量进入到梵轮,你就会毫无缘由地处于狂喜之中。
“每个脉轮都有不止一个层面:一个是生物体的层面,另一个是灵性的层面。所以,每个脉轮都可以被转化到另一个层面。如果将一定的意识带入其中,跟事物和睡眠有关的同一个海底轮有可能转化到从食物和睡眠中完全解脱。如果你想超越食物和睡眠,就要将脉轮提升到更为进化的状态。180-181
“将能量从海底轮提升到眉心轮可以采用很多方法,也必须经历很多过程。但是要从眉心轮提升到梵轮,却是无路可循,你只能跳跃。从另一个角度看,你不得不往上‘掉落’。所以,根本不存在一步一步往上走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许多灵修传统都强调上师在开悟中的作用。除非你具有一颗狂野不羁的心,或者你拥有一个完全值得信任的上师,否则你无法跳进那无底的深渊。多数人都缺少这两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所以他们都在眉心轮那里卡住了。这样,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成了他们所知道的最高境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限制,才有那么多的言论认定宁静与平和是最高的境界。”
奇迹的本质
“萨古鲁,”我问道,“但是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呢?”
“你是不是在问什么是奇迹?”萨古鲁说,“奇迹总是在自然规律范围内发生。但是以你目前的认知水平,还无法了解这些律则。是这些律则让有些事情发生了,但是你无法理解或者掌握它们是怎么发生的。你看到了结果,却看不到过程。
186-187
“要理解具有不同感知水平和能力的人是相当困难的,对吗?甚至动物也具有跟我们不一样的感知水平。在地震中,所有的动物都会跑到更高的地面上去,因为它们具有跟人不一样的感知能力。”
“假如你不知道电流,也不知道它可以产生光亮,你看到的这个手电筒对你来说不过是一根金属管而已。如果我告诉你说这个东西可以发光,你会不会相信我?你当然不会,但是假如我打开电筒,把这个地方统统照亮,这就成了一个‘奇迹’。你很可能以为我是上帝之子或是上帝派来的。因此,我身边的人们谈论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各种所谓的奇迹,只因为他们搞不懂它们是怎样发生的。这个宇宙有许多不同的层面,并不只是这个物质世界,对那些只知道物质世界的人,任何超越物质世界的事情都被看成是奇迹。”
“这些所谓的奇迹会以各种方式显现。你出生的时候,身体很小,而现在它变大了,”他微笑着说,“抱歉,我并不是说你是个胖子。你给身体提供食物,但是它的成长发生在内在,成长是由内而外的。”
“创造的基础,也就是那个创造者,是在你的内在。而当身体的制造者是内在于你的,假如你需要对它做一些维修,你应该去找那个制造者,还是去找当地的机械师?”
“我已经将你介绍给了那个制造者,所以不要为奇迹而责难我。我一向不看重奇迹,因为我不想人们为了奇迹而来到我这里。我希望人们带着真诚的求道之心而来。”
“静修寺将所有内在能力的最高形式展现为一种外在的形式。它如何辅助意识的演化是一件很难讲清楚的事情,或许要花上几百年的时间,它的真正价值才会被人们认识到。有很多其他瑜伽师也在尝试创建这样的静修寺。在印度,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是许多世纪以来,它几乎失传了。
宇宙的生命因业力而起
萨古鲁再次大笑了起来,说:“看,有些人是不会被蒙骗的。我制造了这个骗局,将你们所有人都蒙骗了过去。有人跑到孟加拉妈妈那里,她说:‘他不应该还活着。’她这样说是因为只有具有某种能量振动频率和受到业力制约的生命才会被宇宙计为生命,而我不在其中。这就是她所说的意思。你也知道,在经过三世的高强度努力工作之后,静修寺正在开花结果,但是在完成建设静修寺的使命之后,我注定要马上离开人世。作为一个单独的生命体,在很多方面其实我已经被吸纳进了宇宙存在体之中,但是我将自己跟我周围的各种生灵纠葛在一起,才让我得以成为一个宇宙的幽灵那样存在着——但是你看,希丽尔,我是真实的!
人生难得 死亡的重要
我对此一无所知。我对自己在死去的时候能够达成开悟或者至少比现在更多一些领悟还抱着某种期望。
“毫无疑问,”萨古鲁说,“这是一件好事。”
“那么,好在哪里呢?”我问。
“希丽尔,当你拥有一个人类的身体时,你总是可以做很多事情来进化自己。”
“那如果我们没有身体的转世,我们还能够进化吗?”
“能,但是进化会非常缓慢。转世为人是一次巨大的机会。这里花费一年的时间到了别的地方或许要花费一百倍的时间。”
我还是没有真正地搞懂他的意思,为什么在这么多的东方修道传统中,死亡的那一刻是这么重要。我问萨古鲁为什么死亡的那一刻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萨古鲁回答说:“当一个人有意识、有觉知地离开他的躯体的时候,他就能够很容易地为自己的灵魂找到新的归宿。一个能够亲自见证到死亡这一刻的人会以一种新的感知来认知生命,而这样的机会在其他时候是极为稀少的。这就像黑夜和黎明交替时的曙光,你可以同时看到生命和死亡。各种各样的瑜伽修行就是要带给你这样的一个启示。就是基于这个原因,世界各地的各种文明人,生命的最后一刻濒死都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