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治疗法之三个主要概念
作者: 未知
更新时间: 2010-6-18 16:52:05
来源: 【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
次
一、此时此刻:完形治疗法的主要理念之一就是:强调此时此刻,强调充分学习、认识与感受现在这一刻,留恋过去就是在逃避体验现在。培尔斯从事完形治疗的宗旨就是在帮助人与现实活生生的接触与体验,而不仅是去谈论经验而已。
二、未竟事务:完形治疗的另一个重要焦点为“未竟事务”,它系只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
三、逃避:逃避是一个与未竟事务相关的概念。它所指的是人们用来避免面对未竟事务、避免去体验未竟情境所引发的不愉快情绪所使用的工具。培尔斯认为,大多数人都宁可逃避体验痛苦的情绪,而不愿去做必要的改变。因此,他们会变得迟钝、无法突破僵局,从而阻碍了成长的可能性。
探讨人性背后的趋动力
答:
完形治疗法背后所根据的理念是,个体都有自我实现与追求成长的倾向,以及如果他们接纳自己所有的各个面而不加以做价值判断的话,他们就能够开始有不同的思考、感受、与行为。
人在何种情况下会改变?
答:
接触在完形治疗的领域里,可说是促成成长与发生改变的必要条件。当我们与环境接触时,改变就无可避免的发生了。接触是透过看、听、嗅、触摸和移动等方式来达成。良好的接触指的是与他人自然地进行交互作用,但仍不失其个人的个体感。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是一段不断变化而富创造性的历程,而要与环境有效接触的首要条件就是敏锐的察觉、充满活力及自我表达的能力。
谘商者之角色为何?求助者(个案)之角色为何?
答:
谘商员的作用在于,透过与当事人的接触,去帮助他们发展自已的察觉能力,以及体验当时他们的是怎样的人。谘商员的任务就在于邀请当事人积极投入,借着对人生抱着实验的态度去学习认识自已,并在治疗历程中尝试新的行为,以及注意自已发生了那些改变。
完形治疗法既顾前院也顾后院,注意的焦点会放在当事人的感受、当时的察觉状态、身体讯息、精神、逃避行为,以及阻碍察觉的障碍。完形治疗法会去接触明显的事物,根据培尔斯的说法,他认为精神病患者无法看清明显的事物,他们并不能察觉自已握紧的拳头与控制的声音,对于谘商员的建议也无反应。此时谘商员的工作是挑战他们,使他们学习充分地使用其感官能力,以及接触身体讯息。
职是之故,治疗尤需注意当事人的语言与肢体动作间是否有不一致的现象,特别是当事人无时不刻都在避免与现实作充份的接触时,治疗者就必须试着去引导当事人用语言把肢体动作说出来,而变成他们肢体动作的一部份。此外,完形治疗者也必须注重语言型式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因当事人的语言型式常流露出情感、思想和态度。完形治疗法强调要去注意当事人的说话习惯,用以增进其自我了解,特别是要借着请当事人注意他们的语言是否与其经验一致?是否与其情绪背离?以此提升当事人的自我了解程度。另一方面,治疗者必须温和地面对当事人,帮助他们去察觉语言型式对他们的影响。由于对语言型式的关注,当事人便能增加此刻的察觉,以及自已是如何避免与此时此刻的经验接触。
完形治疗者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去留意当事人的肢体动作。当事人的非语言线索可提供治疗者非常丰富的信息,因它经常流露出当事人本身未能察觉的感觉。培尔斯认为,当事人的姿势、行为、手势、声音等动作,均说明了一些真象。他也提出警示,透过语言的沟通常可能形成误导。所以,如果治疗者仅止于注意当事人口语的内容,就容易对一个人的本质形成误解。真正的沟通其实是超越语言文字的。
当事人在治疗过程中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他们将要为自已的言行作合理的解释并赋予意义,同时以主积枉的态度来增进自已的察觉能力,并澄清各种关系对自已的意义性。
可帮助人的技术、技巧及态度
答:
1、对话练习。
2、绕圈子。
3、未竟事务。
4、我负责。
5、我有个秘密。
6、投射。
7、倒转。
8、接触与退却之律动。
9、预演。
10、夸张。
11、我可以给你一个断语吗?
12、婚姻谘商游戏。
13、你能保持这种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