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页面风格:
  • 发布指引 | 灵性导航 | 大藏经  
    会员中心停止服务,意见、课程发布、投稿等事宜请发邮:osoulcn@126.com

    七个致命的心理状态之憎恨

    作者: 未知 更新时间: 2012-9-14 17:56:09 来源: 哦·灵魂网 【字号: 】 浏览
      想象一下你拥有所有你想要的一切:一个完美的工作;舒适的大房子、游泳池、大花园、两部劳斯莱斯;还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美丽的女主人或潇洒的男主人、活泼可爱的孩子……还觉得乏味吗?拎起旅行箱到任何怡人的地方去度假吧!喔!错了,这些都不属于你,这是属于别人的。憎恶之情是不是油然而生。

      憎恨之情来得容易,特别在你嫉妒别人拥有所有你想要的东西时,这种情绪是一种内心的煎熬,会将你从内到外反复折磨,终至耗损了健康与快乐。

      因为别人拥有你所要的而去嫉恨他们是不必要的。事实上,你应该为别人的成就高兴,如果他能,相信你应该也能。

      别人拥有你想要的,可见你所想要的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跟上脚步,以先进者为师,别人的成功是你的最佳指引,而不是绊脚石。

      说来容易,做时难?也许是吧!憎恨其实是人类的本能,由于竞争而有憎恨,从原始以来,人类就相互竞争,以向团体证明自己的价值。

      竞争之下,有胜有负,胜者骄傲欣喜;败者沮丧羞愧。当一个人失败时,他的情绪有可能是内转的:恨自己不成器、怀疑自己,也有可能是外转的:嫉妒、仇视那个胜利者。

      有强烈仇恨心理的人,常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一些自己无法掌控的因素,诸如:血统、肤色、阶级、父母、及政治,这种想法让他们更痛苦,也更懒散。

      不幸的是,社会中也当真有这类问题的存在,种族歧视、特权当道,于是政客说:“投我一票吧!我会帮你改善社会环境。”然后你放弃了自己,看着世事如常,而你无能为力。

      事实上是,如果你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社会的牺牲者,就真的会变成牺牲者。生错阶级了吗?那又如何,出身低下也许会让追求成功之路更坎坷,但绝不是做不到;父母对你缺乏关爱吗?那又如何!往回看,只会让你更加顾影自怜、怨天尤人,只有往前看,才能让你挣脱过去的樊篱,追求自己想要的新生活。

      别再让憎恨耗损你的精力了,只有摆脱它,你才能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才能更接近自己的理想,生活也会更快乐。

      这是个消费挂帅的社会,因此所有人竞相以名车、豪邸、名校、高薪自我夸示,如果没有这种与别人比价炫耀的心理,在社会福利制度较完善的国家,可能有不少人要领社会救济金过日了。

      竞争是进步的动力,但有趣的是,在我的经验中,那些处处和别人比较的人,其成就反倒不如那些和自己比的人,为自己每次的超越或突破而喝彩的人,是真正的胜利者,因为他不像别人盲目竞逐自己所不需要的,知所足而常乐。

      “需要”和“想要”是完全不同的两码子事,只有安于需要满足的人,才能得到心灵的平和。假设你可能很希望能成为汽车工业的巨子,但事实上,成为一个商业巨子对你来说是否必要呢?

      成为巨子固然可获得较高的声望、较多的财富,但对你来说,是绝对需要的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是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了,这种想法会让你只要一天做不成巨子,就一天不痛快,徒然增添自己的烦恼。

      我有一个年轻的客户,任职于广告公司,他因为焦虑过度而来看我求助,老板的一个严厉的眼神、女友的无心失言,都会让他心跳加速、觉得沮丧,其症结在于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任何人都比他好。

      我请他为成功下个定义,他说:年薪一百五十万就算成功,那么如果刚好差一块钱年薪1,499,999呢?我们开始讨价还价了,争论中,问题愈来愈显得可笑,何必将自我的价值藉凡尘俗物来肯定呢?要袪除憎恨的情绪,就必须先抛开对成功与失败的执着。

      你是不是觉得灵光乍现呢?放松,对,就是放轻松,为自己设想美好的远景当然很好,但记住,别把自己的生活全都给赔上去。

      如果你一直欲求过多,你就会常感不满、焦虑,在追求成功之途,你已经做了错误的抉择。

      我们的基本需求很简单:食物、水、爱、及一个栖身之所。毋须怀恨,生活型态有许多不同的组合,你可能开破车、失业赋闲在家,这种滋味不好受,但你还是可以活下来。

      也许你渴望扬名立万、富甲天下,但记住,此种成就的追求是你“想要”的,而不是你“需要”的。

      你愈汲汲营营、追求尽善尽美,有时效果反而适得其反,目标反而离你愈来愈远,你的怨恨亦加深,就像你用两手想要完全掌握一杯的水以解渴一样,你不如自在地掬起水来,让一些水自然的滑落,你反而更能尽情享用所掏起的水。

      就拿禅宗的一个故事来说吧!

      据说有个年轻人想向禅宗的大师学禅,他问大师需要多久的时间才能学成,大师说:“大概六年吧!”

      年轻人焦急地摇头说:“六年的时间太长,我的父亲病重,家里的农事等着我回去帮忙呢!如果我用功一点学,时间可不可能缩短。”

      “如果你努力一点,大概要十年吧!”大师沉思着说。

      “十年。”年轻人大叫,“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如果我每天再多练习一些时间(额外再上辅导课)呢?”

      大师仔细地考虑问题良久,最后他说,“嗯——每天再多练一些时间(再上辅导课)的话,大概十五年就够了。”

      ▇美女与野兽

      当模特儿蜜雪儿吉蒂十八岁时,她喜欢和另两名好友结伴到夜间俱乐部狂欢,由于她们三人长得都相当出色,且穿着性感,那里的男士都称她们为“冰霜美人”,在二十步内能让男人为之屛息。

      “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什么叫做嫉恨,那里的女人认为我们傲慢无礼,因为我们都知道,在俱乐部里所有的男人都为我们倾倒,那些女人不快乐,因为她们嫉妒我们的美貌,恨自己姿色不如我们。”

      当时,吉蒂并不在乎那些妇女的反应,让自己显得漂亮是模特儿的工作之一,如果有些人不高兴,那只是工作上小小的挫折而已。四年之后,吉蒂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对嫉恨有了更深刻的看法。

      “妇女从小就被教养着外貌是顶重要的一件事。拥有了美丽的外表,好像就可拥有一切,从某种层次而言,她们是对的。”

      “我的亮丽让其他女孩感觉更糟。有些年轻女郞以我为标竿,她们以为只有三十六、二十四、三十六才是标准身材,这让她们不满意自己,因为嫉妒及怨恨,有时她们甚至会得厌食症。”

      在模特儿世界里,嫉恨亦无所不在,尤其是在首席模特儿背后,不知有多少嫉恨的眼光,吉蒂曾经历过这种感受,当她的好友凯媞摩斯跃登首席之后。

      “在她出名前,我一直保护着她、照顾着她,我当然希望她愈来愈好,但当她声名凌驾我后,我开始心理不平衡,我认为那个日进斗金、声名大噪的人应该是我才对。”

      “嫉恨充塞我心中,我必须不断说服自己,别人比我好有何关系,她理当有此成就。”吉蒂是比较善于处理自己情绪的人,有些模特儿却让自己的嫉恨心理打倒,从此一蹶不振。

      “内心充满嫉妒的人是不快乐的,他们对别人不满,对自己也不满,终至累倒自己。”吉蒂说。

      “以前的我,每次出门必定盛装打扮,但现在的我就像这样子(穿着T恤、牛仔裤)就出门了,我不希望别人嫉妒我,我希望大家快乐点,也希望大家对自己的相貌都满意。”

      ▇中奖者的告白

      十五年来,每个星期,莫娜史基墨都要买一张彩券,这个习惯持久不辍,已经成为她的一个生活哲学。

      “如果你不付出,怎么会有收获呢?”一九九〇年七月六日,大丰收终于来了。

      “那天,我和我丈夫刚吃完午餐,正在享用咖啡时;一辆大白车停在我家门前,一时之间空气似乎凝结住了,我知道有事要发生了,而这件事真的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天,他们赢得了一百万英磅的奖金。

      幸运的史基墨因为这笔奖金改善了生活,偿还了所有的债务,偶尔还会掏腰包请三五好友喝酒;当他们从半力盖的房子迁居新屋,史基墨太太知道一切已不复如昨了。

      “从前,当朋友来访时,我们会高谈自己新添置的家倶,共同分享喜悦,但现在我不敢再炫耀自己所买的东西,因为我从他们的眼光看到嫉妒及悲伤,他们无法分享我的快乐。”

      获得大奖后的史基墨太太非常满意新生活,但另外她也遭遇到一些人际关系上的挫折。“愈爱钱的人愈嫉妒我们的好运,但那些不爱钱的人又都是很乏味的人,我们少有不爱钱的朋友。”

      有人会说,如果有这么多钱,何必去在乎别人的嫉恨。史基墨太太却说:“好运,其实是信念带来的,如果你真的很需要一样东西,迟早它会到你手里的。”

      ▇整形手术——能让美梦成真吗?

      安东尼艾恩是个与众不同的整形医师,在和我会面前,他刚刚劝退了二十二名客人中的十二名。十四年的执医生涯,他很清楚那些客户并不需要手术,而且,即使手术过后,他们也不会满意。这些客户都是心中充满嫉恨的人。

      “有位年轻的女客户在银行工作,”艾医生说,“她渴望爱情,她的好友约会不断,她却空闺寂寞,她嫉妒她的好友,但她不能恨她,所以她恨自己。”

      “她原拟向上帝讨回公道,却办不到。所以她来找整形医生。我无法替这么一位愤怒、自卑的女郞动手术,整形手术无法治愈心理上的疾病。”

      为什么动整形手术的人愈来愈多呢?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其一,媒体上大肆地标榜健康、年轻,“连我都希望拥有辛蒂克劳馥的脸蛋呢!”艾医师开玩笑着说。

      现代人的流动率大也是整形手术当道的原因之一,如果你一直住在同一地方,接触同一些人,大家都已熟悉你的外貌,你也就不会那么在乎外表给人的第一印象。

      不过,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嫉恨,因有竞争的压力,为了表现比别人出色,很多人不惜掷千金做人工的修饰。其实艾医师认为这种心理是很正常而合情理的。

      那些艾医师愿意接受的客户是那些了解人各有所长的人,他们知道别人的优点,希望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完美。就像艾医师所说的:“你永远无法变成另一个人,绝对没有任何手术可以办得到。”

      

    推广机构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
    推广课程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