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担心我会出家
作者: 王铃
更新时间: 2013-3-6 13:59:51
来源: 哦·灵魂网 【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
次
[导读]妻子担心我会出家—-出家是表象,跟随外公是心灵的召唤
当事人,一位男士,45岁,问题是“自己曾经想过出家,妻子总是担心自己会出家。”
【导师】你的问题是什么?
【当事人】我的妻子担心我会出家。
【导师】你的想法呢。
【当事人】十年前,我有过想出家的方法,也曾经计划出家,住到寺庙里面去,现在自己也不确定是否要出家,妻子从我的行为中,感觉我有出家的迹象,因此很担心,希望我能寻求老师的帮助。
【导师】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在坐的同学感觉一下,他有回答我的问题吗?
······(沉静2分钟)
【导师】你想想,这次工作坊,是你自己想来,还是你的妻子想要你来。你感觉一下,不用立刻回答我。(沉静2分钟)
【当事人】主要还是我自己想来。
【导师】好,那你想面对的问题是什么?你也感觉一下,不用立刻回答我。(沉静2分钟后)请看着我说。
【当事人】我迷失了方向,不知今后的人生的走向。是该留在家里,还是出家。想请老师帮忙指点迷津。
【导师】好的,你终于面对自己的问题了。在坐的同学想想,如果刚才就按照他说的是妻子担心他出家,想让他来寻求帮助,就立刻为他开展排列,结果会如何。大家感觉一下,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这样,不愿意去面对真正的问题。比如,把自己借酒消愁或者夜生活的想法,归结于应酬,归结于朋友邀请;把不锻炼身体的原因归结于工作忙。
【导师】请谈谈你的原生家庭。
【当事人】上中学时,我的妈妈出家了,现在成了我们当地知名的宗教人士。之后,我的妈妈从来不回家。我们去找她,她也不见我们。我以前在家乡的一个事业单位工作,后来辞职下海。
【导师】你有小孩吗?
【当事人】有一个女儿,读中学。
【导师】通常孩子会重复父母的命运。在同样的年龄阶段做同样的事情,如父母在10岁离开自己,那么自己在小孩10岁左右的时候,常常就离开小孩。你和小孩住在一起吗?
【当事人】没有。妻子带着她在老家上学,我们不在同一个城市。
【导师】好的,我们现在来排列你的家庭。选择一个人代表你、太太、女儿。并排列。
画面一
从排列看,当事人的代表从家庭中走开,向外面走,眼睛看着外面很远的一地方。妈妈的代表想拉住当事人的代表,女儿的代表走向爸爸。并希望爸爸留下了。可以想象,女儿在现实中是没有太大的心思放在学习、或者以后她的工作、先生上的,她的心思在拯救爸爸,希望爸爸留下来。
【导师】很明显,你想离开家庭,你的妻子、女儿想要你留下。问题是你想要去哪里,是出家吗,是寺庙吗。请你选择一个人代表你的妈妈,一个人代表寺庙。并排列出来。
画面二
妈妈的代表转向寺庙代表,想走过去,但没有走过去,站着不动,眼睛看地面,当事人的代表走向妈妈,并下跪。但是眼睛看向其它地方。女儿的代表跟着当事人,也跪下。寺庙的代表站着不动。
【导师】从排列的过程看,你的妈妈受到一股死亡的动力牵引,她一直看着地面,她想起寺庙,但是并没有走过去。你的代表一方面受到妈妈的强烈牵引,视乎在祈求妈妈留住家里,另外你代表的眼睛又在看着远方,意味着你在寻找一个人。根据经验你的妈妈是受到另外一个更大力量的牵引,显然,这个力量不是寺庙。你知道是什么吗?
【当事人】不知道。她出家那天,我正在学校,回家后发现妈妈走了。后来得知她出家了,我旷课到那个寺庙找妈妈,但是她怎么都不肯出来见我。我在寺庙门口求了4天,眼泪都哭干了,每天吃寺庙里送来的一个馒头,晚上睡在屋檐下,她都不肯出来。后来是爸爸和老师把我接回去的。(当事人泪流如河)
【导师】(静默4分钟)我给他足够时间去和妈妈有个链接,去流露他对妈妈的爱。请一个男士躺在妈妈眼睛看着的地方,代表妈妈看着的那个人,是个未知人,也许待会儿我们会知道。
画面三
地上的男士代表眼睛睁的大大的,手握拳头,妈妈的代表立刻坐在地面那位男士傍边,并用手去触碰他。当事人的代表立刻表现出很轻松,也坐在地面男士的傍边,感觉那位男士是个长辈。女儿的代表也很轻松,慢慢回到妻子代表身边。寺庙的代表依然一动不动。
【导师】好,关键的人物出现了,你知道那地上的男士是谁吗,一个死不瞑目、愤怒的人?
【当事人】不知道。
【导师】你的妈妈的原生家庭情况如河?
【当事人】妈妈是由外婆和另外一个男的带大的。
【导师】另外一个男的?
【当事人】妈妈出生后不久,妈妈的亲生爸爸,就在战乱失踪了,不知生死。后来外婆改嫁了。
【导师】好的,躺在地上的人就代表你的亲生外公。(当事人代表潸然泪下)(对妈妈代表说)爸爸,我是你的女儿,我一直寻找你,今天终于找到你了。请祝福我,和我的儿子,后代!
【妈妈代表】爸爸,我是你的女儿,我一直寻找你,今天终于找到你了。请祝福我,和我的儿子,后代!
【导师】(对当事人)请你自己上去体验下你的位置。
【当事人】好。
【导师】对外公说,敬爱的外公,我是你的外甥,在我心理有一块位置是留给你的,请祝福我,和我的女儿。
【当事人】敬爱的外公,我是你的外甥,在我心理有一块位置是留给你的,请祝福我,和我的女儿。(说完后,当事人趴在外公身上几分钟,眼泪直流。)
【导师】(对当事人)对妈妈说,妈妈,我们错怪了你了,现在我看到你的外公的爱,我尊重你的选择。
【当事人】妈妈,我们错怪了你了,现在我看到你的外公的爱。我尊重你的选择。
(当事人与妈妈的代表紧紧相拥。几分钟,外公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当事人回到妻子、女儿身边。妈妈的代表仍然坐在外公傍边。)
【导师】好的,就此结束,谢谢大家。从这个排列中,我们看到的是,妈妈的心灵去的不是寺庙,是外公那里。当事人想出家是表象,想去找寻外公是真。
曾经有一个17岁男孩,从江西出家到深圳弘法寺,他不顾父母、家人、同学的反对,意志坚定。让父母、家人伤透了心,无可奈何,一晃很多年过去了,但他从未回过家。经过这个案例,我深深感到这个男孩心灵深处,潜藏了一份深深的、伟大的爱!
(2009年案例,王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