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页面风格:
  • 发布指引 | 灵性导航 | 大藏经  
    会员中心停止服务,意见、课程发布、投稿等事宜请发邮:osoulcn@126.com

    原来是父母在鼓励孩子哭闹?

    作者: 庄常谦 更新时间: 2013-11-7 10:56:13 来源: 优活健康网 【字号: 】 浏览
      桑迪有一4岁儿子乔伊,有天,奶奶正好来家里,乔伊就开始哭闹。首先因为他最爱吃的那种麦片吃完了,奶奶匆匆地买了麦片回来。才吃几口乔伊又哭闹。奶奶和妈妈又为他准备了面包和蛋,他还是不满意。大人认为,乔伊一定是不舒服情绪才这样。

      教育心理学家卡洛琳·克劳德在书中指出,在案例中,妈妈变得紧张,并让孩子学会苛刻、挑剔,无同理心。其实对于乔伊,麦片只是个获得关注的工具,让他更感到自己更重要。并可集中注意力。实则能控制大人,并达到目的,这才是他想要的。所以大人应该教他,要考虑行为所造成何影响,时时待人着想,须有善解心,学会如何合理付出和获得,这种自他交换之思虑及配合能增上家庭融洽,也带来满足和归属感。从另一面向来观,会发现其实是父母在鼓励孩子哭闹。

      心理学家奥德丽·瑞克博士补充,因孩子被娇惯,很多父母不着期望他对家庭有所贡献。这想法百害而无利。反之,孩子该为家庭出力,家务可以分给孩子。当阻止孩子帮忙时,也是在否定孩子做贡献。父母常因工作与压力,疲惫与挫败的回家,进而时把孩子放在电视前去做家务,但这样会制造更多问题。假若父母让孩子去做,远比剥夺他尝试要好,这样孩子就失去学会待人着想和合作意识。

      若大人能以鼓励孩子做出贡献的方式来教养,那哭闹就会慢慢减少。为达成这目标有3种方式:合理的后果、沟通公式、让孩子对家务做出贡献。这些方式若交互运用得当,家庭成员就可为家庭做出贡献,奠定和谐的基础,形成稳定的教养风格。

    推广机构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
    推广课程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