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页面风格:
  • 发布指引 | 灵性导航 | 大藏经  
    会员中心停止服务,意见、课程发布、投稿等事宜请发邮:osoulcn@126.com

    承受痛苦比解决问题容易

    作者: 海灵格 更新时间: 2012-3-24 13:10:31 来源: 哦·灵魂网 【字号: 】 浏览

      【问】每次当你设立一个家庭系统后,你会问当事人一些事情,然后一起看看家庭系统的运作,或者要当事人取代扮演者,返回系统中扮演自己。究竟在过程中,当事人发生了什么事?

      【答】首先,我希望当事人知道,他平日看到的知识家庭的部分现象,没有看到整体。例如母亲的妹妹没有出现过。在系统中,当事人可以看到他正在代替母亲死去的妹妹,而父亲正要离开家庭;然而,当受排除或遗忘的人被带回家庭系统中时,情况已大大不同。子女回到父亲那儿,不再留在母亲身边,身下母亲一个人与她的妹妹在一起,因为她还没有脱离于妹妹的强烈联系。

      运用这个方法,当事人可以看到家庭的新现象。很明显,母亲才是真正受外来影响、打算离开家庭的人,可是父亲却取代了母亲离开。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两个人之中想离开的那人没有离开,反而是另一个人代替了那人离开了。

      现在,子女重新回到父亲身边,父亲便有了治疗力量。因此,长期活在母亲影响力下的当事人,必须离开母亲返回父亲身边,父亲的力量才可以传送给当事人。不过,这还不够,因为当事人长期和母亲在一起,和父亲仍然有些冲突,他套重投父亲怀抱,就需要父亲的祝福。

      【问】祝福?好想有很浓厚的宗教意味。

      【答】不错。准确点说,你并非来自你的父母,只是透过他们而来。生命来自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不知在何处,也不知叫什么。我们不能只顾眼前所见的表面现象,必须深入这个不知名的根源。探索生命那个的根源是带有宗教意识的。

      当儿子在父亲面前下跪,恳求父亲的祝福时,祝福并非但从父亲而来,而是来自父亲背后,透过父亲传承出来。祝福的力量并不在父亲手上,这也具有宗教意味。

      当人们有这种观念时,就能与他们的根源和谐共处,更能确认自己的命运。接受这种观念的可能性个规限,意味着我们能够接受这个世界,这种取向亦有宗教意识。某种程度上,家庭系统有着宗教特质个治疗仪式。这种仪式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系统的动力,需要我们的尊重、关怀、和崇敬。

      【问】在宗教系统中,神父或神职人员是中心人物,同样在家庭系统中,似乎亦有类似现象。当事人并没有活耀底参与事件,知识看着治疗师不断改变家庭系统,直至各家庭成员觉得舒服。这样的治疗形式是否很被动?

      【答】当事人在设立家庭系统时,他是活耀地参与其中的。我的介入只是帮助他发掘出熊的秩序。到最后,在寻求父亲的祝福。如果我的当事人很被动的话,我不会继续下去;有或者,若有人要求我带他去行动时,也会马上停止。我不会为这种人做事。

      至于你说治疗师好像有神父的功能,我很承认。作为治疗师,我与整个系统的秩序力量融为一体。也正因为有这种融为一体的和谐,我才能看到解决方法,并引入到家庭系统中,这时的治疗师必须非常积极,要很权威底下达指示,所以有时也会引起其他人不安。

      【问】很多人说这样做很专职权威。

      【答】的确有不少人这样说。可是,这种权威也反映出我极度的谦卑与和谐。只有当我与眼前所见的现象有和谐关系,与被排斥者有和谐关系时,我才有这种权利。

      【问】被排斥的都是那些因各种原因被遗弃的人吗?

      【答】那些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失去家庭应有的归属感、失去本来应有的地位的人,都属于被排斥的人。

      【问】在刚才的例子里,这个人应该是母亲死去的孪生妹妹。但这已是家庭中人人皆知的事呀。

      【答】不错。但是在这个悲剧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在这个系统中有着巨大的焦虑不安,大到无人愿意去面对或承认。

      数星期之前,这位当事人曾写信给我,说自己开始同情外公,因为觉得他很可怜,整件事对外公一定很惨痛。我回信说,他一定要相信外公能够承担自己的命运。

      【问】外公就是开车撞死孪生妹妹的人。

      【答】是呀,但是没有能够安慰他,因为他绝不会接受。他的男性尊严要求他独自承担,他要透过独自承担才能显得伟大。无人应该干预或影响他的承担。

      我这样是很严苛,其实是因为我对这位外公很尊重。由于尊重,我与他的关系很和平,我要用这种方法去处理,他的孙子才能获得解放。

      【问】在这里这个系统的时候,你说过:“这个男人和他的妻子是完全没有机会的,其夫妻关系一开始就注定失败。”这讲法一开始就注定失败。”这讲法似乎很肯定,很决绝、很不留情面?

      【答】这可不是随口说的。当一对孪生姊妹其中一人早死,尤其是像这个案的例子时,未死的一方会给早死的牵引着,要跟随已死的一方。只要这个案中的女人不想离开,她就没法脱离这种关系的吸力,这讲法似乎很严厉。

      要是我们把这个女人的位置放回丈夫的右边,吧她死去的妹妹放回她的另一边,她的孪生妹妹就会被家庭接受。不过,以我的经验来看,这样做未必有帮助。因为命运会将母亲牵离现在的家庭,我们只能接受她被原来的家庭牵引着。这样说并不等于这个女人会自杀,只不过由于她的妹妹太不幸,她永不可能快乐地留在丈夫身边,这是因为她与妹妹有很深很深的爱与联系。若我们接受这样,这个女人会面对其命运,而且会因为能够和被排斥的妹妹重新联系而释怀。如果她可以开心地留在丈夫身边的话,这个实在有违我过去的经验。我们绝不能低估这种深层的联系。

      (海宁格接着与当事人----难为年轻人做了一个简短练习。)

      【海宁格】到你死去的阿姨面前,恭敬地跪下磕头,然后到你外公面前再做一遍。你有奥带着非常尊敬、确认他们的命运的心情去做。

      (当事人照做了。)

      【海宁格】站起来,望着他们。你还没有望着阿姨。深呼吸一下,再慢慢地磕一次头,一遍做一遍吧口微微张开,深入地呼吸。就让痛楚浮现,这些痛楚是用来表示你对阿姨的尊崇的。现在,再望着她。

      (对观众)你们可以看吃,阿姨的脸容和这位年轻人的脸容很不同。这位你去年轻人无法接受阿姨给他的东西。对他而言,生病比起接受阿姨的祝福来得容易。

      (海宁格就这样完成了治疗。观众席上有人担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海宁额会不会就这样让你去年轻人离开?)

      【海宁格】(面对观众)有人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这个问题假设了一定会有事发生。其实没有事会发生,因为当事人决绝了解决的方法。

      这揭示出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有时我们觉得继续受苦比解决问题更容易。我们的纯真、忠诚会很神奇地导致我们宁愿继续受苦或者让问题延续下去。这是希望藉着一个人的受苦,让另一个人得到拯救。

      若这位当事人看到他的阿姨不需要拯救时,他会很失望,因为他一直以来为阿姨所受的苦事毫无价值的,这很难接受。因此,他宁可让问题继续,即使答案已经出现。

      治疗师在这时不可以干预或者制造事情,唯一可做的事情是把一切交给那个慈悲的灵魂。

      【问】到了这地步,许多治疗师都会继续下去,但你就此停止了?

      【答】正如我所说,当事人不久前曾写信给我,我可以从信中看出,这个慈悲的灵魂已开始行动。这位当事人愈来愈清楚,他不能接受阿姨的祝福,因为他已经强烈地认同了外公,而外公无法接受死去女儿给他的爱和宽恕。

      【问】就是那位开车撞死女儿的外公?

      【答】就是这位外公。他对女儿的死有强烈内疚感,就算女儿对他微笑表示友善,他也无法释怀,在这个时候,当事人认同了外公,所以也不能接受阿姨的爱。但因为他慈悲的灵魂开始工作,我仍然可以帮助他。他开始了解他与外公的关系。我也对他说,要得到释放,就要离开外公感觉,容许外公自己去承担 痛苦。

      【问】你说你可以帮助他,可否说得清楚一点?例如他的病是否会好些?

      【答】我可以帮助他解除对外公的认同。他的外公觉得需要作为女儿的死作补偿,二当事人的病可能就是代替外公作补偿的现象。当我的当事人解除对外公的认同后,他的病可能会好转,这点我不能肯定,也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我只会关注对家庭与灵魂有治疗作用的那股力量,当治疗的力量开始行动,病人可能会有好转,但这不是我的首要目标。假如病人因为我所做的事令病情好转,当然是件好事,但做好还是交由医生去处理,这是他们的工作范围。我不想做些超越我能力范围的事。

    推广机构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
    推广课程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