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森心理治疗故事:皮肤反映心理
作者: 未知
更新时间: 2015-9-2 15:12:42
来源: 灵魂网 【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
次
一位女医师由东部来电表示:“我儿子正在哈佛大学就读。他的粉刺一发不可收拾,你能否利用催眠替他解决此一问题呢?”
我表示:“当然可以。但你何必非带他来亲自见我呢?你打算如何过今年的圣诞假期?”
她回答:“我多半会去太阳谷滑雪。”
我说道:“这回圣诞假期不妨邀你儿子与你同去滑雪。届时,请租个小木屋并且搬走室内所有的镜子。你们甚至可以一日三餐都在小木屋中进食。此外,还得确实藏好你在手提包内的小化妆镜子才是。”
他们母子二人果真一同滑雪度假。儿子在两星期内见不到任何镜子的境况下,脸上粉刺净消。由此可见,粉刺可籍着移去镜子而获得治愈,脸部的湿疹多半也能以同样方式加以治愈。
另为双手长满疣的女士也会向我求助。这位女士的脸上遍布着疣的痕迹,希望能籍由催眠彻底消除这些丑陋的疣。如果各位对医学常识有所了解的话,不难明白疣是病毒引起的,而且容易因血压改变而起变化。
我告诉这位女士每日应定时按既定步骤浸泡她的脚——先以冰冷的水加以浸泡,接着泡烫水,最后再使用冷水。如此程序每天必须进行三回,直到她无法忍受、情愿付出任何代价,以期不需要再从事如此恼人的泡脚程序为止。一旦她的疣完全消失后,就可以“忘记”泡脚这回事了。
每日得在紧凑的时间表中,抽空按时泡脚诚非易事。她心中的厌烦可想而知。
大约三年后,这位女士带她的儿子来接受诊疗。我乘机问起她长疣的状况是否已经好转,她竟反问我:“什么疣?”
我解释道:“大约三年以前,你曾因为脸上与手上的疣前来见我。”
她回答:“你一定认错人了。”
她的丈夫却证实她的确遵从我的指示——每日泡脚长达数月之久。逐渐的,她对泡脚一事开始极为厌烦,而终于不再记得暗示浸泡双脚,至于赘疣的烦恼也就连带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身上的赘疣因供给赘疣养分的血液大量流向脚部以及她的不在意而自行消失,自此她不再为此所困。
籍着转移个案关注焦点来进行皮肤诊疗的过程中,艾瑞克森充分说明了十五世纪名人帕若舒斯(Paracelsus)阐述的格言:“人想像自己将成为何等摸样,就果真会变成那般墨阳;他正是他想像中的人物。”事实证明,许多生理方面的反应确实与心理意象关系密切。虽说这方面的影像很可能深入五脏六腑,但仍属皮肤的反应最为直接明显。例如,每当我们想到令人发窘的情景时,总会不由自主地面红耳赤;又或者,当我们性幻想时,性器官往往有所反应。一般说来,当人认定自己深具价值时,他必定昂首阔步,举止果断又自信。难怪他的骨架结构、肌肉状态与面部表情的发展,与那些“想像”或认定自己一文不值的人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