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页面风格:
  • 发布指引 | 灵性导航 | 大藏经  
    会员中心停止服务,意见、课程发布、投稿等事宜请发邮:osoulcn@126.com

    般尼克疗愈初级教程3—能量进出中心:气穴

    作者: 未知 更新时间: 2015-9-12 16:54:03 来源: 哦·灵魂网 【字号: 】 浏览

      4 “气穴”——能量进出中心

      “气穴”或者说是那些旋转不息的能量进出中心是灵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可见肉体有主生命器官和次要器官一样,灵体也有主要“气穴”,次要“气穴”和微小“气穴”。主要“气穴”是旋转不息的“气穴”或者称能量进出中心。直径大约有3~4英寸。它们控制着可见肉体的重要的和主命的器官;同时不断地向这些器官输送能量或称补气。主要“气穴”就像发电站一样向人体的重要器官和主命器官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生命的动力(即:真气)。这些发电站功能失调时,人体主要器官就会因为得不到能使其正常运转的足够的生命动力而患病!次要“气穴”的直径大约有1~2英寸;微小“气穴”的直径大约小于*英寸。次要“气穴”和微小“气穴”控制盒滋补着可见肉体不太重要的器官。这些“气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并且伸向可见肉体之外。

      这些“气穴”有下列几项重要功能:

      A 它们把“真气”吸入体内,消化“真气”同时把“真气”分布到人体的各个部分。

      B 这些“气穴”控制着整个可见肉体及各个器官,向它们输送能量或称“气”,并且起着使全身各个部位及各个器官正常运行的作用。有几个主要气穴还控制和滋补着内分泌腺。通过控制盒调理主要“气穴”的办法可以使内分泌腺兴奋或抑制。很多疾病都由于“气穴”的功能失调导致的。

      C 有些“气穴”是灵体功能的基地或中心。刺激某些“气穴”可以使某些心灵功能得到开发。比如:刺激并使之活化起来最容易也最安全的是手心穴。通过激活手心穴,可以开发人用手感知各种微妙能量(“气”),感知人的“外气层”,“健康场”和“内气层”的能力。只要经常把注意力放在手心上,这种功能就可以得到开发。

      5 十一个主要“气穴”

      (1)基穴:这个“气穴”坐落在脊柱的基部,即尾椎骨区(尾*穴区)。基穴控制、滋补和增强可见肉体的全身,它控制盒滋补筋骨、脊柱、肾上腺、结缔组织及内部脏器,同时也控制着造血器官及造血质量,影响和滋补性器官。基穴还对体温、精力及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基穴功能失调表现为关节炎、脊椎病、血液病、癌瘤、骨癌、白血球过多症、敏感症、发育不良、精力低下甚至衰竭、易骨折和伤口愈合缓慢等症。

      基穴高度活跃的人多是体格健壮的人,而基穴不那么活跃的人就显得单薄脆弱。通常,老年人的基穴都偏于“气虚”或极度“气虚”。因此,他们的身体表现出日趋变弱缩小,脊柱也变弯,且容易患关节炎。

      基穴像一棵树的根,如果根弱,这棵树就弱,基穴越弱,身体也就越弱,基穴的另一个名称叫“根穴”。

      (2)性穴:性穴在阴部(会阴穴区)。性穴控制盒滋补生殖器官和膀胱,性穴功能失调表现为与生殖器官有关的各种疾病。眉心穴、喉穴和基穴对性穴有极大的影响。所以,这些“气穴”中有一个穴出现了功能失调现象,性穴也会出现功能失调现象。

      (3)命门穴:这个“气穴”座落在与脐相对应的后脊处,它像设在脊柱上的一个“泵站”,负责把从基穴留上来的玄妙能量(“真气”)运到脊柱上部去。它控制盒滋补肾脏和肾上腺,同时控制着血压。

      这个气穴的功能失调则表现为与肾有关的各种疾病,精力低下与衰竭,高血压和背部疾病。

      对婴幼儿,孕妇和老年人,不能向命门穴补“气”。否则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请阅第二卷:《普拉尼克高级真气疗法》。)只有经验丰富的高级“真气”医师才能对命门穴进行补气处理。

      (4)脐穴:脐穴座落在脐上。它控制和滋补小肠、大肠和盲肠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基本生命力。脐穴功能失调表现为便秘、盲肠炎、分娩困难、精力低下或衰弱及其他与肠有关的疾病。

      用“气”这个词来表示精微的能量是个很泛的概念。“气”有时被用来指“天气”、“地气”、“红气”和其他类型的“真气”。“气”也用来表示脐穴中产生的“合成气”(或称“丹田气”)。这种“合成气”或“丹田气”是一种与“真气”或“生命气”很不相同的“气”。它直接影响到一个人采“气”、布“气”和化“气”的能力。天气不好时,空气里的“真气”量很小。“合成气”少的人吸入“真气”的困难也较大。所以,这些人通常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疲劳或精力不足、精神不振。

      (5)脾穴:脾穴有两个前脾穴座落在左腹部,前中穴和脐穴之间,左侧最下一个肋骨的中部。这个气穴是“天气”或空气中生命微粒子进入人体的主要进口,所以,它对人体的健康起关健作用。它把吸入的“真气”消化后,再输送到其他主要气穴和全身,起着滋补主要气穴和全身的作用。后脾穴在前脾穴的后面。其作用同前脾穴。

      建议不要对婴幼儿的脾穴发气“补气”。否则会因脾区出现“气盛”现象导致晕厥。万一出现晕厥现象,采用整体“理气”的办法可使情况缓和。(整体“理气”在本书第三章中有详细的说明。)对高血压患者和有高血压病史的人,也要避免对其脾穴发气“补气”。因为对此穴“补气”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要对此穴“补气”。而且一旦需要对此穴“补气”,也应该由经验丰富的高级“真气”医师来进行。

      (6)中穴:中穴有两个:座落在胃区或两排肋骨不相接的*(山谷)区的叫作前中穴;座落在与前中穴相对的背部的“气穴”叫后中穴。每提到中穴都是指前后两个中穴。中穴控制和滋补横隔膜、胰脏、肝脏、胃;在一定程度上也滋补小肠、大肠、盲肠、肺、心脏和身体的其它部位。中穴也对血液的质量有影响。因为它控制和滋补着对血液起解毒作用的肝脏。中穴是个能量集散站,从身体上部的“气穴”和下部的“气穴”流过来的能量微粒子都要经过这个“气穴”分布到全身。所以说全身各个部位都会得到这个“气穴”的滋补。在极少数情况下,对中穴“补气”过多又没有预先对其进行“净气”时,会造成“气盛”现象,表现为横膈膜麻痹和呼吸闲难。这时必须把过多的“气”疏导出去。中穴也控制全身的冷热系统。中穴功能失调表为糖尿病、溃疡、肝炎、心血管病及其他与这些器官有关的疾病。

      (7)心穴:心穴有两个。前心穴座落在胸部中心。它控制心脏、胸腺和循环系统。前心穴功能失调表现为心脏和循环系统的疾病。中穴对七情六欲、心情紧张和精神压力很敏感,而且强烈地影响着肉体心脏和前心穴。中穴功能失调可能会引起前心穴和肉体心脏的功能失调。前心穴通过几条大经络(气道)与前中穴紧密相联。在一定程度上,它也由前中穴来滋补 心血管病患者通常都有中穴功能失调的现象。后心穴座落在心脏后部。它主要是控制和滋补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滋补心脏和胸腺。后心穴功能失调表现为哮喘、肺结核及其他胸部疾病。

      对心脏的“补气”是通过后心穴来实现的。对前心穴补气 心賍得气快。但是,“生命气”或“真气”不容易分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有滞留在局部的倾向。这就会造成心区严重的“气盛”现象。所以建议不要对心脏进行较长时间强烈集中地“补气”。有经验的“真气”医师都是通过后心穴对病人“补气”。因为对后心穴“补气”,过剩的“真气”会很快地流到肺部和身体其他部位,不容易造成肉体心脏的“气盛”现象。而且向后心穴“补气”全身都可以得到滋补。

      (8)喉穴:这个气穴座落在喉的中部。它控制和滋补着喉甲状腺、副甲状腺和淋巴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影响着*穴。喉穴功能失调表现为甲状腺肿、咽喉疼痛、失声、哮喘之(*)与喉有关的疾病。

      (9)眉心穴:这个气穴座落在两眉之间。它控制和滋补脑下垂体腺和内分泌腺。在一定程度上,也滋补大脑。眉心穴也被称为气穴之主。因为它指挥和控制其他主穴及其有关的内分泌腺和主命器官。它也直接影响到眼睛和鼻子。眉心穴功能失调表现为与糖尿病有关的内分泌腺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调理治疗控制胰脏的中穴,还需要调理治疗眉心 穴。对这个气穴“补气”,全身都会得到补充和滋养。眉心穴的机制不同于皇冠穴和额中穴,它通常不起气道漏斗的作用。眉心穴得到“真气”后,人体的其他气穴很快就会亮起来,这就滋补了全身。所以,在“咒语”疗法中,医师或“神医”总是用手指或手掌触摸病人的皇冠穴或额中穴或眉心穴。但要注意,真气突然快速集中地进入头部会造成某些病人失去知觉。

      (10)额中穴:这个气穴座落在前额的中部。它控制和滋补松果腺和神经系统。额中穴功能失调表现为丧失记忆、麻痹和癫痫症。这个气穴有皇冠穴那种类似漏斗通道的作用,对眉心穴“补气”会使全身都充满“真气”。

      (11)皇冠穴:这个气穴座落在头顶(百会穴区)。它控制和滋补松果腺、大脑和全身。它是几个主要“真气”进出口之一。皇冠穴像个漏斗。“真气”从这里进入,全身都会充满“真气”。 对皇冠穴“补气”,全身都会受益。所以,有些医师对病人“补气”时,首先对皇冠穴“补气”。即使病患部位离皇冠穴有相当的距离,他们也还是采取免补皇冠穴的办法。皇冠穴功能失调表现为与松果腺和大脑有关的疾病。这些疾病可能表现为生理性疾病,也可能表现为心理性疾病。

      整个身体都可以通过皇冠穴、额中穴、眉心穴、后心穴、中 挤穴、脾穴、基穴、手心穴和足心穴来“补气”。治疗病患部位可以直接向其“补气”,也可以向距其最近的气穴“补气”。有些“真气”医师可以向远离病患部位的气穴“补气”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治疗心脏或腹部疾病可以向眉心穴或皇冠穴“补气”。所以我们可以说,治疗一种疾病可以用多种方法。但是,基本原则是一样的,那就是“净气”和“补气”。

      针灸穴位和气穴是“真气”进出最方便的大门。通过气穴向病患部位“补气”,“真气”就会顺利地,直接地进入患部。如果直接向患部“补气”,“真气”还要在患部进行过滤,这样就耗费了一些“真气”,同时也加长了“补气”的时间。

      向全身“补气”时,通常都使用中穴。因为它坐落在身躯的中部,很多重要器官都分布在这里,离中穴很近。但是,从中穴“补气”时,要慢,要柔。因为过多过强的“真气”进入中穴会导致呼吸困难。(见图5)(又见气穴方位功能表)



    推广机构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
    推广课程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