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页面风格:
  • 发布指引 | 灵性导航 | 大藏经  
    会员中心停止服务,意见、课程发布、投稿等事宜请发邮:osoulcn@126.com

    “黄金法则”与“反金法则”

    作者: 未知 更新时间: 2016-8-28 18:18:40 来源: 字号: 】 浏览
      在心理学中,有一条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对你那样去对待别人!”通俗点说就是:想让别人对你好,你得先对别人好。

      丈夫想看到妻子的笑脸,总得先给妻子一个笑脸;妈妈期望孩子能体谅自己,总得先试著去体谅孩子;婆婆希望儿媳对自己好,也要先让儿媳感受到家的温馨才行…… 作家张德芬女士,在书中写过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对于每个人来说,外面的世界就是一面镜子,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会皱眉;你笑,镜子里的人也会笑。

      但是,很多人并不会一直遵守著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相反,我们常常让“反黄金法则”充斥著我们的内心:“我对你怎样,你必须也要对我怎样!” 跟“黄金法则”的宽容、平和不同,“反黄金法则”里充满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挟、交换、期待,一旦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我们就开始焦虑痛苦了。

      我喜欢这个姑娘,这个姑娘也必须喜欢我,否则我就郁闷得要死;我整天忙里忙外,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必须要懂事听话,否则我会不高兴;我为这个家在外打拼,老婆必须得对我俯首帖耳,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妻子……

      在亲子关系的处理中,“反黄金法则”体现得尤为明显。有些父母总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付出感,并对孩子进行情感、道德上的绑架:“我这么累还不都是为了你,你怎么不能像人家孩子那样懂事点呢?” 这是很多家长痛苦的根源,不改变这个认知,就无法彻底解决这些家长的痛苦。所以才有人说:“付出感,是破坏亲子关系的元凶。”

    推广机构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
    推广课程
    有意人生一阶:诚意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