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NLP的精髓核心
作者: 未知
更新时间: 2012-7-16 16:22:47
来源: 哦·灵魂网 【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
次
第三代NLP的精髓为核心,NLP的多元技巧为用,强化第三代NLP的,整合身心灵的资源,著重在个人内在的觉察、接纳、掌握、与提升,尊重个人的独特与全人的平衡!透过实务的操作,达成助己、助人的实践!
由第一代著重技术,到第三代深入处理人的本质和身份的完整性和系统性,NLP都不断地从世界输入最新学问的精华,以及向世界输出“经NLP处理后”的新模型。由于NLP细致研究人如何学习和改变,所有我们能够形容的技能和素质,都可以与NLP的学问相连。
生理学家也发现,3岁孩童每小时的动作的种类是一个成年人的动作的种类的100倍,他们研究了这个事实,认为随著我们大脑中信念的僵化,我们的身体动作也会随之僵化。他们提出,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扩大我们身体的语言来改变我们的信念系统。事实上,第三带的NLP已经在做这样的研究。第三代的NLP提出我们除了认知智慧以外,还有一个身体的智慧。甚至还有一个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场域智慧。NLP发展出许多调试和尊重身体智慧的方法来发展的挖掘认知智慧。我们甚至发现,当我们可以对认知、情绪和生理做得更深入时,我们可以直接改变一个人的身份认同。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直接改变“小我”我们现在的能力可以直接改变“小我”,用新的“小我”来代替原来我们认为已经不合适的“小我”。吉利根也这个过程称为“换皮”。而随著这个过程的深入,我们可以拓宽我们对我的认识,整合不同的“我’。在这个过程中,真我就有可能被发现,事实上,真我就是超越所有的小我而又包含所有小我的更大的存在。
全面讲授第三代NLP技巧--能量场(Field) 与逻辑层次相互连檕(Logical Levels Co-Alignment) 及一致性(congruence) 的关系。透过有效转变核心信念价值,自我启发潜藏的才能,令认知思想(Cognitive Mind) 、身体思想(Somatic Mind) 及能量场思想(Field Mind) 全面整合。
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 field)。为了说明两者的关系,可用图1为例。这是一种人们熟知的视错觉。不论观察者对该图观看多长时间,线条似乎都是向内盘旋直到中心。这种螺旋效应是观察者的知觉产物,属于心理场。然而,如果观察者从A点开始,随著曲线前进360度,就又会回运到A;螺旋线原来都是圆周,这就是物理场。由此可见,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同样一把老式椅子,年迈的母亲视作珍品,它蕴含著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而在时髦的儿子眼里,如同一堆破烂,它蕴含著在女友面前陷于尴尬处境的危机。
心物场含有自我(Ego)和环境(environment)的两极化,这两极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organization)。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geographicaland behavioural environments)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在考夫卡看来,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为此,他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一个冬日的傍晚,于风雪交加之中,有一男子骑马来到一家客栈。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奔驰了数小时,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由于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处而使他格外高兴。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种惊恐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
那么,该男子的行为发生于何种环境之中呢?考夫卡认为,在他骑马过湖时,地理环境毫无疑问是湖泊,而他的行为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倘若那个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经一个大湖,则他的行为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他当时的行为环境是坚硬的平地,才在闻及他骑马穿过湖泊时大惊毙命。所以,在考夫卡看来,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
爱因斯坦是这样说的“一个人是我们称之为宇宙的这样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局限在这层时间和空间的框框之中的一个部分。他在体验、思想和感觉时,常常与整个世界脱离,生活在一个他自我意识所看到的光学幻象中,这幻象对我们来说如同监狱,它将我们囚禁在自己的欲望之中,即使是有限的关爱也只给了离自己身边最近的极少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必须从这样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将我们慈悲和关爱的范围扩大到能容纳所有的生命、整个自然”,